蛋白質吃太少?國健署來打臉~營養師揪5大蛋白質過量元凶

撰文者: 駱慧雯2018-03-14

現代人外食比例高,飲食不均衡,常以為自己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問題,然而,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卻顯示,作為主要蛋白質食物來源的豆魚蛋肉類,逾半數成人有「吃太多」的情況,長期飲食不均衡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而造成國人蛋白質攝取過量的原因,營養學專家分析5個習慣可能是元凶!

在國人「每日飲食指南」的6大類食物中,「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攝取來源。
在國人「每日飲食指南」的6大類食物中,「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攝取來源。

蛋白質可提供能量,又有健全免疫功能、調控荷爾蒙及建造身體組織等作用,是維持人體健康的3大重要營養素之一。若從2017年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來看,6大類食物中,「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攝取來源,依照個人年齡、性別和活動強度等條件,每人每日應攝取3至8份豆魚蛋肉類。

一塊大雞排含6份蛋白質,不超標也難

雖然近年來,「蛋白質攝取不足」的議題在國內被炒得火熱,但實際上,依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若以每日需求熱量2000大卡之6大類飲食建議量估算,我國19至64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6份有53%,出現蛋白質「吃過量」的現象。

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主任侯玟伊表示,1份蛋白質相當於30公克熟肉,而一支小棒腿就含有2.5至3份蛋白質,更遑論有「國民美食」之稱的雞排,若以市售大雞排一份200公克為例,吃完一整塊就等於補進6份以上的蛋白質,如果再加上當日的其他蛋白質食物,例如:豆漿、豆腐、雞蛋料理等,很容易就造成蛋白質攝取破表。

1
2
3
4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