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驟降、腹悶 驚見頑強淋巴癌

撰文者: 林奐妤2018-03-28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7歲的小如3年前體重驟降、肚子悶求診,發現胰臟頭有腫瘤並切除,術後病理報告確認是「T細胞淋巴癌」。後續進行化學治療,療程一開始背部長出約巴掌大小的腫瘤,癌細胞頑強,化療藥物都無法抑制根除腫瘤。經使用新標靶藥物,腫瘤全部消除,不但無需骨髓移植,追蹤至目前也沒有再復發。

淋巴癌常見徵兆 脖子、腋下、鼠蹊部無痛腫塊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冠銘表示,台灣每年約有500位淋巴腫瘤個案,長在胰臟的淋巴瘤極為稀少,約佔胰臟腫瘤的0.5%。淋巴癌是淋巴系統的癌症,當淋巴系統因為基因、病毒或外在有毒物質作用,可能過度增殖和癌變,而產生惡性淋巴瘤。最常見脖子、腋下、鼠蹊部摸到淋巴無痛腫塊,有些會轉到胸腹部臟器,其他可能症狀為發燒持續數月、體重減輕或者半夜流汗。

惡性淋巴瘤9成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依種類又分為B細胞和T細胞淋巴瘤。縱使全身骨頭轉移4期,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瘤搭配標靶(莫須瘤)和化療,經過6次約半年的治療,仍有5成以上可以痊癒並長期追蹤回到正常的生活。如果第一線化療無法根除,搭配二線以上化療和自體幹細胞移植,仍有治癒機會。

化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 淋巴癌治療選擇多

依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公布癌症存活率的研究結果,東亞地區淋巴惡性腫瘤5年存活率偏低,台灣的淋巴惡性腫瘤5年存活率為50.5%。醫療越來越進步,淋巴瘤的治療也從化療加上標靶藥物,傳統自體和異體骨髓移植,甚而接受免疫療法。

賴冠銘主任說明,目前醫療上也逐漸找出致癌基因,使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可以快速得找出所有致癌基因,進而發展出精準醫學的藥物,期待且相信淋巴瘤治療在未來能讓所有的病人達到完全治癒且有品質的存活。提醒民眾,淋巴癌被稱為沉默的癌症,初期症狀容易與一般感冒混淆,如有持續發燒、體重減輕、半夜盜汗或無痛腫塊,請向醫師諮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