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在焦慮嗎?急著把事趕完、總怕做得不夠好...5個QA看出「廣泛性焦慮症」問題

撰文者: 黃偉俐醫師2018-06-22
試著回答下列問題:您會

1.要求零風險,不顧代價: 堅持有毒物質零檢出,最好食物都有機無毒,再貴也沒關係
2.急著把事情趕快做完,脾氣差:假如一整天要做5件事情,會急著一定要盡快完成
3.要求完美、更好,給自己壓力:活在做得不夠好的想法裡,每天戰戰兢兢、很緊繃
4.忽略效率、再多的時間跟力氣都覺得應該:上班時間超長,甚至到半夜都在繼續工作
5.擔心跟焦慮引發人際不睦,抱怨別人不配合:過度關心,像叫家人吃保養品,不聽就生氣

除了自己之外,最常跟你互動的人也請他幫你填一填,假如5題中有3題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你可能得了「廣泛性焦慮症」,要是5題命中4題,那幾乎是鐵中的。你也可以幫身旁愛擔心、愛生氣、愛管人的親人、同事填一填,確認一下他們有沒有。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界使用的診斷準則,焦慮性疾患中的「廣泛性焦慮症」,必須具備:

1.患者要有過分的擔心和焦慮長達6個月
2.而且明知是憂慮卻難以控制

還要在下列6項中符合3項:

1.坐立不安,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
2.容易疲勞
3.注意力不集中,腦筋一片空白
4.易怒
5.肌肉緊繃
6.睡眠困擾(難以入睡成保持睡眠,或坐立不安、睡不滿意)

台灣向來喜歡把「廣泛性焦慮症」稱為「身心症」 ,但「身心症」並不是正式的診斷病名,比較是一種觀念,其實跟「廣泛性焦慮症」 並不一樣。是指一個人的情緒、心理狀態會造成身體狀況,像緊張跟氣喘、胃潰瘍有關,性子急、求完美跟心肌梗塞、換氣過度有關。但一般民眾還蠻喜歡這種「文青式」的名詞,覺得不是一種精神疾病,感覺比較好。

精神科醫師在曾在很多採訪時表示,台灣可能有高達20%的「身心症」,就像我的病人也覺得身邊「厚操煩、愛緊張」的人有20%之多一樣,但這跟流行病學社區調查的2-3%差很多!十年前我特意做了一份研究,仔細詢問下數字確實有比較高,但也不到5%,差距非常大,是醫師跟病人的印象都錯了嗎?還是經過科學驗證的診斷準則錯了?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許久,後來發現是病人主觀的感受不符合診斷準則的描述,他們絕大部分一開始就否認自己有過分的擔心和焦慮,所以做出診斷的比率當然很低。就像門診中廣泛性焦慮症的病人,只有少數可以描述自己的過度擔心跟焦慮,最常說的是他們「沒什麼好擔心的」 「焦慮?不會啊」,但坐在一旁的家屬卻猛猛點頭,恨不得跳出來說「你明明就有」「一天到晚看病、嘮叨」。

看久了,終於發現-焦慮症的台灣人往往對擔心、焦慮老早就習以為到「無感」,無感到甚至對家人的埋怨抗議都不會當一回事。

所以根據診斷準則的必備標準,直接問台灣人「您會過分的擔心和焦慮嗎?」「明知自己憂慮卻難以控制嗎?」是行不通的,這恐怕是一種文化上的重大差異。所以根據平常看診的經驗,以及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列出了幾個廣泛性焦慮症病人常有的行為特質,用以彌補診斷準則標準問句可能造成的疏漏:

1. 要求零風險,往往不顧代價:像是睡在沙發上,等家人都回來才肯上床,到最後自己上床時卻嚴重失眠。太強調有毒物質的零檢出,忽略掉所有寶特瓶、塑膠容器,甚至醫院所使用硬殼塑膠的點滴瓶都有塑化劑溶出。很多實驗證明,塑化劑其實沒太多實質影響,堅持0檢出是沒有意義的,難不成要禁用所有塑膠品嗎?那是何等的代價,現在呢?不是又回復原點。焦慮症病人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為了零風險,花太多時間跟力氣,像洗菜兩小時,洗碗兩小時,堅持不外食,累死自己,也影響家庭互動。

2. 要求事情趕快做完,忽略疲倦:我在門診經常使用一個小小的測驗「假如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去做5件事情,你會怎麼安排?」廣泛性焦慮症病人的標準答案是「盡快把5件事情一口氣完成,誰知道等下還有什麼事」。其實早上做3件,輕鬆吃個午餐,下午再做2件不好嗎?有些事即使改天再做也沒什麼關係。急著做事情需要緊繃的腦神經,自律神經也就跟著失調,情緒處在緊張狀態、身體自然容易疲倦,晚上也睡不好。

1
2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