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能力=存活壽命!日本耳鼻喉科名醫:經常●●就是喉嚨老化的警訊
人類是從「喉嚨」開始衰老的生物──我這麼想。
基本上,食物無法通過喉嚨,就會失去吃的樂趣,很難活得像個人。
食物進入時,你能不能瞬間驅動喉嚨的肌肉,把食物「咕嘟」吞下呢?我們能活多長,與這個「咕嘟機能」能維持多久息息相關,這麼說也不為過。
我在開頭的序中也說過,吞嚥能力從4、50歲年齡層,就開始一點一點地衰退,甚至有報告提到30歲年齡層的誤嚥。驅動喉嚨的肌肉衰退了、驅動喉嚨的反射神經遲鈍了,咕嘟吞嚥的時機就會出現些微的誤差。
這樣的「咕嘟時的時機誤差」,會導致「嗆到」、「咳嗽」。這是用餐中,食物或飲料快要進入氣管而非食道時,身體瞬間察覺危險而反射性地咳嗽,試圖把快要進入氣管的內容物咳回去。
各位是否覺得「對啊,最近越來越常在用餐時嗆到」?如果這麼覺得,就證明喉嚨的力量衰退,「吞嚥能力」正逐漸下降。「嗆到」是最容易看出來的喉嚨老化警訊。
4、50歲年齡層的人,幾乎沒有人會把嗆到當成是「老化的警訊」。因為在這樣的年紀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即使嗆到或咳嗽也不會太在意。
但是,繼續忽視這樣的警訊,經過5年、10年、20年,「吞嚥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衰退,很容易誤嚥。也就說,喉嚨的機能會慢慢地老化而不自覺。
屆時,喉嚨的機能處於低下狀態,頻頻引發誤嚥,情況就嚴重了。食物進入氣管,是與生命相關的重大情事,會大大提高死於窒息或誤嚥性肺炎的風險。
因此,我們必須提早察覺喉嚨的老化,防止機能衰退。
當出現「嗆到」或「咳嗽」的警訊時,你會做該做的處置呢?還是會置之不理,不做任何處置呢?在這個分歧點上選擇哪一條路,恐怕會大大影響各位的壽命。
若是不想早死,就不能不理會容易嗆到這件事。請大家千萬要趁年輕,踏上「防止喉嚨老化的道路」,培養出無論到幾歲都能順暢吞嚥的「喉嚨能力」。
「嗆到」、「咳嗽」也是保護喉嚨的防衛反應
在這裡,先來談談誤嚥。
誠如各位所知,誤嚥是指飲食物或唾液進入了氣管或肺。
喉嚨(喉頭)是以名為「會厭」的「喉嚨的蓋子」為分歧點,分為食道與氣管兩條路。當然,食物或飲料是進入食道,空氣是進入氣管。但是,當喉嚨的機能衰退,原本應該進入食道的飲食物,就會誤入「其他入口(氣管)」。
想必大家在急著吃東西時,都有過吃進嘴裡的東西差點進入氣管,因而嗆到、咳嗽的經驗吧?
不過,食物只是「差點進入氣管」,並不能稱為誤嚥。如果吃的東西往氣管方向進入,但停滯在聲帶上方的入口附近,稱為「喉頭流入(喉頭侵入)」。
在喉頭流入階段,只要用力嗆咳,幾乎都能把內容物往回送,不會出什麼大事。但是,如前所述,如果經常因喉頭流入而嗆到,就是喉嚨機能老化的警訊。無視這樣的警訊,置之不理,總有一天會引發誤嚥。
所以,經常發生喉頭流入,就該想到「已經處於隨時可能發生誤嚥的危險狀態」。尤其是經常嗆到的人,必須把自己當成「誤嚥後備軍」,積極維護吞嚥能力。
當食物或飲料入侵氣管方向,進入比聲帶更裡面的地方,就稱為「誤嚥」。
說到誤嚥,或許有人認為這個障礙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年輕人也會誤嚥,只是年輕人大多會靠強烈咳嗽,把入侵物咳回去。「嗆到」和「咳嗽」是保護氣管、保護身體的防衛反應。發生誤嚥,飲食物進入氣管或肺,只要能靠哽嗆和咳嗽把入侵物排出去,就沒有問題。
再者,因誤嚥而侵入氣管或肺,也未必會形成誤嚥性肺炎。會不會形成誤嚥性肺炎,決定於誤嚥物的量與個人的身體抵抗力。誤嚥的東西若是少量,有可能不會形成肺炎,年紀輕或免疫力好的人,即使誤嚥也幾乎不會形成肺炎。
但是,高齡、體力衰弱、以及因病或受傷或手術後而免疫力下降,細菌就會與誤嚥物一起入侵,在氣管或肺繁殖,造成發炎。當發炎惡化,就會引發誤嚥性肺炎。
而且,我必須在此提醒大家,有的誤嚥並不會哽嗆、咳嗽。有案例顯示,高齡或免疫力下降的人,即使誤嚥也不會哽嗆或咳嗽。這些人因為喉嚨的知覺減弱,所以有可能不會產生把誤入的飲食物推回去的「咳嗽反射」。
不斷重複慢性誤嚥,就不會再哽嗆,這種「沒有哽嗆和咳嗽的誤嚥」,占誤嚥整體的30%到70%。沒有哽嗆和咳嗽,就不知道有沒有誤嚥。因此,高齡和免疫力下降的人當中,在不知不覺中誤嚥而出現肺炎症狀的人,數量已大幅攀升。罹患這樣的肺炎,大有可能進展到某天死亡的狀態。
因此,我們從年輕時,就要小心留意「哽嗆」、「咳嗽」的「老化警訊」,以防用來吞嚥的喉嚨機能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