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年輕化!新式抽吸術縮短恢復期

撰文者: 林奐妤2018-09-06

36歲的洪先生不菸不酒但愛吃肉、體型微胖也有高血壓病史,最近工作型態轉換壓力大,平時頭痛、頭暈以為是感冒,殊不知即是中風前兆。洪先生某日晚間開完會,在樓梯間跌倒、無法言語,同事立刻幫忙叫救護車送急診。洪先生右側肢體癱瘓、無法說話,血壓高達191/125、昏迷指數11。

急診醫師懷疑洪先生中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左側基底核出血,經評估血塊不大,暫無手術必要,入住加護病房觀察控制血壓。第2次電腦斷層掃描時發現血塊已擴大,造成神經壓迫、神經功能變差,以立體定位抽吸手術將部份腦內血塊抽吸出來,後續2週內已能用單詞及簡單句子與人互動。

45歲以下 年輕型腦中風患者逐漸增加

林新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高定憲表示,中風長期排名在國人十大死因前3順位,據衛生福利部統計,45歲以下的年輕型腦中風患者這幾年已上升到10%。發作年齡下降歸咎生活習慣改變,大部份個案都是肥胖、少動或有「三高」的慢性病患。現在上班族多久坐,再加上3C低頭族多,飲食偏向高油、高糖和高熱量,如果工時長、壓力大、睡眠不足、吃飯時間不定,都會造成慢性病年輕化。

立體定位腦部血塊抽吸術 傷口小、恢復期短

高定憲醫師說明,腦內血塊如不經由手術治療,會如同身上淤血一樣慢慢被人體吸收。然而血塊自行吸收往往要1個月左右,此時仍壓迫腦組織,造成腦部組織受損。傳統手術需鋸開大片顱骨、打開腦膜清除腦內血塊,優點為能取得較好的手術視野,但潛在併發症多且恢復期長。

立體定位腦部血塊抽吸術,以頭架固定於病人頭顱上,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精準計算患者腦內血塊中心,在患者顱骨鑿開約1公分左右的洞,將引流管置入抽取部份液化血塊後,再將尚未液化的血塊透過藥物引流出來。

立體定位腦部血塊抽吸術優點是手術傷口小、癒合快、恢復期短,能深入較深部位清除血塊,避免開刀對週邊神經組織的傷害。有些患者甚至只要局部麻醉即可進行,有利於病人神經功能的恢復。大多數中風患者失語後常常都無法恢復語言能力,上述病例年輕且接受低侵襲性的立體定位腦部血塊抽吸手術,所以能在最快時間恢復語言能力。

頭暈、跌倒、單側麻木等問題 當心是中風

中風症狀很多,除非很明顯的半邊麻痺、言語障礙等症狀否則很難發現。尤其年輕人常常忽視自己也可能是發生的對象。高定憲醫師呼籲民眾,平時就應注意血壓情況,多運動、飲食均衡少吃油,避免膽固醇過高造成血管硬化。如果有頭暈、不明原因跌倒、單側手腳無力麻木,語言功能障礙等情況,都要懷疑是否中風,盡速就醫,家族有高血壓病史者,最好定時量血壓並接受治療。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