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被受潮不敢嫌、多住幾天也被比較...老後輪流住兒女家,才發現自己當初是一廂情願
根據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統計,台灣平均餘命不斷增加,現今已有六成人口可以活到80歲以上,這之中有25%的人可活到90歲。可活到90歲,隨著醫療的進步,將來成為百歲人瑞的機率是很高的!面對「長命百歲」的可能性,更應該好好構築這長壽人生的住宅。
趁現在我們有體力、健康的時候,分階段整理家中囤積的雜物,整頓各種跟居家有關的不良習慣。趁現在觀察自己的生活模式,以便為自己量身訂做下半輩子的家。趁現在我們有工作、收入穩定的時候,開始存房子的定期保養維修費用、改造翻修費用。
迷思!兒女的家就是我家?
不同於日本深入探討高齡議題,台灣普遍的民族性都是避談「老」,因此思考居住問題時, 總是以解決現況為主,而不會去想到30年後的狀況。
關於老後的居所,在未經深思與規畫的狀況之下,最常見就是老年人球現象。這樣的情形最常發生在喪偶之後獨居長輩的身上。成年子女分月或是分週,輪流接應父母到家中暫住,這方法看似解決了照料長輩的需求,但其實卻衍伸不少狀況,其一是這樣的生活模式,讓為數不少的媳婦或女婿,在老人家居住的期間,容易感到不自在、壓力;其二,則在妯娌之間也會互相比較,「為什麼住我這要住一個月、某某家就少住一週」等,把長輩久住視為一種懲罰與威脅。
但最大的問題,是長輩在這過程中,要不斷面對變動的環境,在身心上都無法得到安適與穩定感。生活品質反而直直落。
原本住桃園的鄭媽媽(化名),育有三子一女,10年前老伴走後,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從65歲開始,每2個月輪流到4個兒女家住,這樣的默契也實行了5年。但去年二兒子投資失利、開始拖延母親來住的時間。就算接了、也找理由提早送到弟弟家。為還債,媳婦也要兼差加班,並未按時幫鄭媽媽料理吃的。好在其他子女會多塞零用金、讓鄭媽媽自行外食。二兒子跟媳婦若回來,也明示暗示鄭媽媽家產趕快分一分、好幫忙還債。
每次去都扯到債務、被擺臉色,鄭媽媽開始哭嚷著不想去。但長媳跟三媳婦也不願意增加天數。最後是么女看不下去,決定接收二哥擺爛的月份,直到二哥債務還清再說。
老年輪住,空間不熟悉藏危機
從鄭媽媽的角度來看,空間的輪住,對她也是很有挑戰性的。她每個月都要重新適應住的地方。老大住舊公寓、老三住連棟透天、女兒住社區型住宅電梯大樓。格局型式截然不同,白天清醒的時候,動線看得很清楚,到客廳、廚房都不是問題,晚上就不一樣了。
「那次是剛從老大搬到老三那住的第二天晚上。睡到一半想上廁所、模模糊糊的,以為自己還在老大家。結果我走錯方向,走廊暗暗的、我往樓梯走,結果就踩空跌倒了,腳踝骨折…」自從那次之後,只要潮溼、低氣壓,鄭媽媽的右腳踝都特別酸。
隨著身體逐漸年老退化、行動遲緩,老年人會越來越渴望定點居住。若心理建設不夠強健,「老人輪住」對照顧者、被照顧者而言,都有可能成為沈重的負擔。
「我最喜歡住么女家,有電梯、社區又有很大的中庭,有樹、有太陽,還可以跟其他老灰阿聊天。」閒聊當下,我跟鄭媽媽就坐在中庭旁的長椅,還有不少長輩是坐在輪椅上由看護推出來的。
「還是女兒貼心啊,」年過七旬的鄭媽媽,思緒依然清晰、觀察力敏銳,她悠悠的對我說,「從棉被的氣味就知道了!只有來女兒這邊,她幫我準備的棉被才有『陽光的味道』。她會在我來之前,把棉被拿出來晒,棉被鬆鬆軟軟、被套跟枕頭套有洗衣精的香味。其他兒子家的棉被,都是我走了就收進衣櫥、我來了就直接拿出來用。棉被硬了、潮了,他們也不知道。但我能說嗎?我敢嫌嗎?等一下被說故意製造嫌隙。人家願意讓我住就不錯了!」老人家表面上不明說,其實都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但又能怎樣?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鄭媽媽遺憾的是,在老公過世、其公司退休金止付後,湧現強烈的不安全感。鄭媽媽看到房子又觸景傷情。不顧兒女反對、就把兩人共度半甲子的房子賣掉,以換一筆生活費用。「反正住兒女家就好了。」當初的一廂情願,以為兒女的家就是自己的家,真正住了才發現沒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自己的房子,自己留、自己改!
只要提到家族故事,我相信家家都很精采。從生前輪流照顧、到過身後家族之間的互動,親友之間都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不是嗎?
一位和父母同的讀者曾反映,他真心為父母未來舒適空間設想,但遇到的狀況卻是:「想把自宅改造成局部無障礙,但父母強烈反對。」
老人家通常有自己的堅持,即使行動不便,仍表明自己不需要輔具,但該名讀者已觀察到長輩行動不如以往輕快,膝蓋退化、骨質疏鬆等老化症狀,讓身體更難保持輕盈。看著,80歲的爸媽爬樓梯、進出廁所搖搖晃晃的模樣,常讓他捏把冷汗。
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跟父母提議翻修、安裝輔具,即使是兒女主動表明出錢,不少父母也會以「那是以後的事!」「我們好手好腳的、才不會這麼沒用!」「浪費錢!」「不要小看我!」等理由,阻撓兒女的翻修提案。
「這是為了你好」容易讓老人家反彈,也許換個說法,「我也想在這個家住到老。現在順便改一改、裝一裝,我遲早也會用到。」「一次做好,兩代人都可以用,根本一舉數得!」類似這樣,讓父母覺得是為你著想、「這樣做有利於兒女」,他們通常比較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