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凱泰罹食道癌走的太匆匆…權威醫師:快速奪命3大原因別中鏢
驚傳因食道癌病逝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享年 54 歲。從去年107年4月間發現有上呼吸道腫瘤,至今年12月辭世,短短不到2年時間,令人不勝唏噓。肝膽腸胃科權威醫師指出,一旦罹患在10大癌症中有「短命癌」之稱的食道癌,造成快速奪命有3大主因。而避免食道癌找上門,必需遠離酒精、吸菸與檳榔之外,還有一些自保動作要牢記!
嚴凱泰因為身體不適,於去年107年4月23日檢查發現有上呼吸道腫瘤,並於5月初開刀切除,接著進行治療。他自承生前曾經有多年吸菸史,後來為顧及女兒健康而成功戒菸。開刀後雖然保持良好作息與努力運動,豈料腫瘤擴散,出現腦部轉移,最後不敵病魔於今年12月而辭世。
食道癌「短命癌」快速奪命?主要有3大原因
去年因食道癌奪命近1800人,食道癌更是10年來死亡率增幅第1名的癌症。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王文𤦎醫師表示,在消化道腫瘤中,食道癌與號稱「癌中之王」的胰臟癌一樣,都是最棘手且存活率低的癌症。
為何食道癌會快速奪命?主要有3大原因:一是太晚發現、二是腫瘤位置不佳,三是高風險族群。由於食道癌早期無症狀難診斷,臨床發現即約有8~9成的患者都已經為中晚期,由於發現時腫瘤多已順著淋巴血管擴散,出現遠端轉移,因此,往往5年存活率不到20%。甚至如果屬於第三、四期,經過放療、化療先將腫瘤縮小,再予以開刀切除,以及進行胃部重建,3年存活率也不到一半。更驚人的是,一旦出現遠端部位轉移例如腦部,患者更是往往存活不到1年。
食道癌可分成2類:食道鱗狀細胞癌、食道腺癌
食道鱗狀細胞癌風險因子:飲酒、吃檳榔、抽菸、缺乏酒精代謝乙醛酵素
食道癌可分成2類,一種是食道鱗狀細胞癌,主要危險因子是「ABCD」,指的正是飲酒、吃檳榔、抽菸,以及有缺乏酒精代謝乙醛 (ALDH2) 酵素的人,即一喝酒就臉紅;另一種是食道腺癌,風險來自長期胃食道逆流,因胃食道逆流造成表皮變性癌變,以及多數人感到陌生的巴瑞特食道症,也會造成癌前病變,演變成食道腺癌。
大約9成食道癌患者都是罹患食道鱗狀細胞癌,如果有嚴重飲酒習慣的人,食道癌風險提高8倍,有長期抽菸者的風險提高4倍,而有長時間吃檳榔習慣者風險提高2倍,如果三者習慣合併,則罹患食道癌風險甚至提高40倍以上,十分驚人。
食道腺癌風險因子:胃食道逆流、巴瑞特食道症
至於食道腺癌的發生,則與長期的胃食道逆流有關,當食道的上皮細胞長期被胃酸破壞,久了為了適應強酸的環境,食道黏膜就可能會產生變異,進而演變為臨床上所指的「巴瑞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目前在美國估計大約有10%至15%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有合併巴瑞特食道,在台灣也有1%左右,但一般民眾對這個疾病的認知相當有限,更重要的是巴瑞特食道是個癌前病變,它可以演變成食道腺癌,一旦被確診為有巴瑞特食道症,每年轉變成食道腺癌的發生率約0.12%到0.5%。
腫瘤位置靠近心臟重要器官 治療上有困難度
食道癌快速奪命,除了發現時間太晚之外,還有包括飲酒、吸菸、吃檳榔不良習慣之外,再來就是腫瘤位置不佳,王文𤦎醫師表示,食道起於環狀軟骨下緣,經後縱膈腔、穿過橫膈、止於胃之賁門,全長約22至25公分,其組織結構包括黏膜層、肌肉層。縱膈腔中有許多淋巴管路,腫瘤會沿著淋巴擴散出去,尤其食道旁邊還有重要器官,例如主動脈流經心臟的心包膜,或是肺臟,也是腫瘤容易擴散所及的部位。事實上,一旦腫瘤細胞侵犯到黏膜下層,即容易發生轉移。腫瘤靠近心臟肺臟侵犯較深層時,開刀手術也難以切除乾淨,增加治療上的困難度。
預防食道癌:多吃蔬菜、注意均衡飲食
預防食道癌的根本之道,除了戒除酒精、吸菸、檳榔之外,還要多吃蔬菜,注意均衡飲食。此外,根據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曾經有研究報告指出,最好不要飲用超過65度C的熱飲。王文𤦎醫師則表示,為了解開喝熱茶與食道癌之間的風險關係,自己曾經到大陸福建省的武夷山進行調查,當地是目前大陸罹患食道癌比率位居排名前三的地區,結果發現,其實造成當地居民罹患食道癌比率高的原因,並非來自喜歡喝熱茶(武夷山茶),而是與基因有關。
新式窄頻內視鏡技術 揪出食道癌快又準
目前針對食道癌的診斷,主要是靠內視鏡來尋找可疑的目標,加上切片檢查來做確診,但要靠傳統內視鏡找尋出可疑的癌變處,仍相當困難,過去主要是依靠隨機切片,但卻往往無法命中標的。
近年來隨著內視鏡光學技術的進展,一些新的影像強化內視鏡技術,例如窄頻影像內視鏡、醋酸染色內視鏡技術等,能有效幫助醫師尋找出開始產生癌變的區域,增加切片時的準確度。
建議平時即有飲酒、吃檳榔、抽菸的人,當進行胃鏡檢查時,可請醫師一併協助進行窄頻影像內視鏡;如果本身愛喝酒、抽菸,並且還有癌症家族史高風險的人,建議每1年可做1次窄頻影像內視鏡,以及早揪出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