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恐怖電影是抒壓,還是花錢找罪受?精神科醫師3點叮嚀

撰文者: 洪毓琪2019-04-01

「哈囉,要不要一起去看最近很紅的那一部恐怖片?一起尖叫、抒壓一下?」、「才不要!我幹麻花錢被嚇、找罪受?」相信很多人,對於上述對話都不陌生。到底看鬼片、恐怖片,能不能幫助抒壓?還是單純自虐、嚇自己呢?讓我們聽精神科醫師怎麼說!

看恐怖片抒壓?原來是愛上電影院驚聲尖叫

究竟恐怖片有什麼魔力,能讓許多人明明害怕,可是 每次有新戲時,卻還是忍不住掏錢捧場?精神科溫閔凱醫師表示,許多熱愛驚悚片、鬼片的人,其實喜歡的是在電影院裡觀賞時,可以不用擔心他人眼光,自在大叫的感覺。

相信你我應該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心情不好、壓力大的時候,常會想要大叫來抒解壓力。可是,偏偏長大不再是孩子後,動不動就亂吼叫,只會被別人當作怪人看待。

所以,在電影院和大家一起看恐怖片、驚聲尖叫的行為,恰巧可以滿足我們渴望透過尖叫,宣洩內心情緒、壓力的需求及想法。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上電影院看恐怖片的原因。

為什麼恐怖片會讓人著迷?2種生理心理因素報你知

除了能滿足上述宣洩情緒的需求外,溫閔凱醫師指出,如果我們進一步從科學角度來探討恐怖片對於人體生理心理會帶來哪些影響,其實就不難發現,為什麼恐怖片的商機這麼龐大,而且只要稍加改變題材、主角、時空背景,就可以再度吸引大票死忠粉絲。

生理因素:

雖然大家都知道電影是假的,但人體在融入劇情的當下,仍舊會因為恐懼、害怕、緊張等情緒;使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讓身體處於肌肉緊繃、口乾舌燥、心跳加速的備戰狀態。

因此,當電影落幕,結束害怕、恐懼的情緒後,人的體副交感神經也會進一步發揮作用。讓身體從備戰的肌肉、神經緊繃狀態轉為放鬆,而這樣鬆了一口氣的過程,自然也就會讓民眾產生短暫的抒壓快感。

心理因素:

相信在每個人一生中應該或多會少都有氣到想對討厭的人、對象射飛鏢、揍他的經驗。但礙於道德規範不敢付諸行動。而恐怖、驚悚電影,恰巧能滿足人對於破壞、暴力,以及惡意的渴望心理。

且不論是以外星人、狼人、吸血鬼、鬼魂、幽靈,或是殺人魔為主題的恐怖片,劇情總少不了殺戮、血腥等畫面,而這些擬真刺激,往往能夠讓民眾產生代償心態。

也就是觀影者能夠將自己投射其中,產生雖然我在現實生活不能做,但劇中人物能代替我進行的快感,因此也有短暫抒壓、轉移情緒的作用。所以綜合上述原因,適度觀看恐怖片,確實有一定的抒解壓力效果。

恐怖片抒壓法有利無弊?精神科醫師3點叮嚀

不過,溫閔凱醫師也提醒,雖然看恐怖片確實有一定的抒壓效果,但考量其伴隨的副作用,仍舊不是最好的抒解壓力方法,建議民眾還是要選擇其他替代方式比較好。

像是,規律適度的運動、冥想、正念減壓、旅遊和親朋好友聊天等,透過戶外運動、適度社交,才是真正有助轉移注意力、負面情緒的好方法。另外,其也提出3大叮嚀,建議在下列特定情況下,應避免觀看恐怖片:

Tips1:避免身體不適,這些特定族群不建議看恐怖片

由於恐怖片常會讓人產生恐懼、緊張、害怕的情緒,而人體在出現這些情緒的過程中,容易伴隨有心跳加速、肌肉緊繃,以及血壓上升的生理反應。所以,對於某些體質本就比較敏感的特定族群,像是,孕婦、高血壓、有心臟病病史者,就不建議用看恐怖片、驚悚片的方式抒壓。以免因為短時間內接受過大的情緒起伏,而引發不適產生。

Tips2:恐懼情緒釀失眠、影響生活?持續長達2週速就醫

絕大多數的恐怖電影,為了能營造出真實氣氛,常會選擇和我們日常生活環境十分相近、讓人有熟悉的環境,做為戲劇場景。譬如,旅館、家中、電梯、森林、校園等場所。

再加上,人體大腦在記憶畫面時,特別容易針對特定情境產生聯想,誘發大腦聶葉中的情緒調解中樞——杏仁核過度反應。所以一旦民眾身處在和恐怖片相似情境時,腦海就很容易出現曾經在電影中看到的畫面,而產生恐懼感。

因此,如果觀看者個性本就較神經質,又沒有適度釐清現實與虛構的差別。過於投劇情中,就有可能陷入類似被害妄想的氛圍,或類創傷症候群的症狀;出現不敢一個人獨處、害怕黑暗、疑神疑鬼的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因此出現夢魘、做噩夢,甚至鬼壓床的症狀,值得注意。

一般來說,如果上述情緒持續幾天便消散則無大礙,但如果睡不好、失眠,容易緊張兮兮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作息,使學習效率、反應力變差,以及出現莫名其妙發怒等情緒失衡問題,且時間持續長達2週,就要當心可能生心理已受到影響。建議積極就醫,尋求精神科醫師釐清原因、加以治療較有保障。

Tips3:避免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家長應嚴格落實電影分級制度

為避免青少年因心智未成熟,判斷力及現實感低,而搞不清楚演戲和現實的差異,或是出自於同儕影響下,忍不住衝動嘗試、模仿,或因恐懼而影響其身心發展。建議家長應嚴格執行、落實電影分級制度,不讓孩子提前接觸保護級、限制級電影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