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40+女性快收藏!我會是骨折高危險群嗎?醫師推薦免費2招,簡單就能測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即使已經發病且惡化卻依然不易察覺,多半都要等到突然骨折後才會被注意到。又如果是脊骨骨折(椎體壓迫性骨折)的情況,那每3人中更只有1人能察覺得到,其餘2人則根本沒發現自己骨折了。骨質疏鬆症就是這麼麻煩的疾病。
雖然如此,所幸能夠預先調查骨質疏鬆症或骨折風險的簡便工具,以及能簡單探查出是否有骨折的檢查方法,都已經被開發出來了。而且,是不需要特地跑到醫院去、在家就能進行的自我診斷方法。
另外,近來骨質疏鬆症的檢驗也都普及到各地方縣市了。雖然檢驗的內容並非很充分、有著侷限性,但在理解其缺陷的前提下,善加活用依舊有助於提早發現骨質疏鬆症的問題。當然,關於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或患病後已經惡化到何種程度等,調查病況的各種優良檢查方法也已經相繼問世。
骨質疏鬆症,是最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疾病。若我們自己對於這些檢查方法能有著正確的知識,更早一些察覺出骨質疏鬆症,就可能有助於預防或治療,並朝著讓骨頭返老還童的方向努力。
能自行診斷的FOSTA指標
我是否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呢?想要知道罹病風險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運用「FOSTA 指標」[註1]。
這項工具是根據一次在亞洲8個國家以8百名女性為對象進行的調查所開發出來的。調查結果顯示「女性的骨量與年齡及體重有著密切關係」。
接下說明指標運用的方法。透過下方計算式,先算出自己的FOSTA指標。
FOSTA 指標=〔體重(公斤)-年齡(歲)〕×0.2
接著確認自己的FOSTA指標數值,屬於高度風險、中度風險、低度風險等3階段中的哪個階段。藉此來判斷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程度。
1.高度風險:FOSTA指標未滿-4
2.中度風險:FOSTA指標介於-4至-1
3.低度風險:FOSTA指標超過-1
即使不透過計算式,只要使用下方確認表,並依自己的年齡與體重來確認,也能得知風險。
圖片來源:《骨質疏鬆照護全書:骨科名醫教你,吃對食物+做對運動,抑制骨流失,活化骨細胞,有效抗老化,擁有績優骨!》
然而這種運用FOSTA指標的方式,終究只是用來調查當下有多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以及患病的危險程度而已。即使被歸入高度風險當中,也不代表已經罹患了骨質疏鬆症。
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除了年齡與體重之外,還與其他因素有著很大的關聯。對於運用這個方法所得出的結果,若產生「我是不是得了骨質疏鬆症啊……」的疑惑與不安,請前往醫療院所就診、接受必要的檢查。FOSTA指標能夠提高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注意程度,成為促使早期發現的良好契機,請務必加以利用。
[註1]:「OSTA」(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是亞洲人骨質疏鬆症自我評量表,此處的「FOSTA」(Female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是以此為基礎針對婦女的一套簡易自我評估方法。
利用FRAX® 預估10年內的骨折機率
暫且不論是否罹患了骨質疏鬆症,有一種便利的工具「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能調查出此後10年內的骨折機率。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依據世界各地的骨折資料開發出來、有極高可信度的方法。適合使用的對象,從40歲到90歲均可。
想使用FRAX® 時,請連上網際網路。在Google等查詢網頁輸入「FRAX」、「中文」等關鍵字,並點選「歡迎來到FRAX -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網頁,從上方選項的「計算工具」裡,選擇「亞洲」、「台灣」。
接著,會以問卷的形式請使用者回答下列的12個問題。年齡或出生日期、性別、體重、身高、過去骨折史、父母髖骨骨折、目前吸菸、類固醇、類風溼性關節炎、續發性骨質疏鬆症、每日飲用酒精三單位或以上、骨密度。
這些問題只需要參照問卷下方的「危險因子」說明事項,就很容易回答。[註2]
當回答完問題後,請按下「計算」鍵,就會自動顯示出未來10年「主要骨鬆性骨折」(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髖骨骨折」(hip fracture)的骨折機率。
圖片來源:《骨質疏鬆照護全書:骨科名醫教你,吃對食物+做對運動,抑制骨流失,活化骨細胞,有效抗老化,擁有績優骨!》
「主要骨鬆性骨折」是指有著骨質疏鬆症這項背後因素存在的,包括脊骨的椎體壓迫性骨折、手腕的橈骨遠端骨折、髖部的股骨近端骨折、肩膀下方的肱骨近端骨折等主要的四處骨折。「髖骨骨折」則專指股骨近端骨折。計算後自動呈現出來的數值,就是你往後十年間的骨折機率。
當「主要骨鬆性骨折」在15%以上,或「髖骨骨折」在5%以上時,就可以認為是「有必要進行治療」的情形,建議請及早前往醫療院所就診。
[註2]:本篇因應台灣讀者需求,已改寫成台灣版本。
定期追蹤,確認骨密度變化
為了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有些事情請女性朋友務必要做到。那就是一定要在自己居住的地區,接受骨質疏鬆症的檢查。
在日本,各鄉鎮市進行的骨質疏鬆症檢查,被當成促進國家整體健康方式的一環在執行。從40歲開始,每5年,也就是分別在45、50、55、60、65、70歲時都可以進行「階段檢查」。
骨質疏鬆症的檢查,會進行問診與骨密度測量等。從骨密度來推算骨量,並配合問診的結果,綜合判斷骨量減少的程度,以及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等。當骨量顯著地減少,或被判斷為罹患骨質疏鬆症時,也會告知受檢者「有需要進行精密檢查」並轉介至其他醫療院所。
腰椎的骨量,在20至45歲間維持在高水平,之後就開始減少。為了要得知在骨量開始減少前有著多少的骨量,也就是說有多少的骨本,在迎接40歲到來後,接受首次的骨質疏鬆症檢查是很重要的。當以後想知道骨量究竟減了多少時,就能以這項數值做為基準。
如果可能的話,在一生中骨量增長顛峰的18至20歲時,能測量一次骨密度就再好不過了。若是因為勉強減重等因素,使得女性賀爾蒙降低,導致從20多歲後半或30歲以後骨量就開始減少,那也能夠以擁有最大骨量時的骨密度為基準,來推估骨量減少的變化及其程度。
從40歲開始,如果每5年就接受一次骨質疏鬆症檢查的話,就能夠確認自己的骨量及其變化。有必要時也能夠及早應對,毫無疑問地有助於骨質疏鬆症的早期發現及治療。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呂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