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教你分辨:腳底長雞眼、病毒疣,還是蹠痛?

撰文者: 黃曼瑩2019-05-07

愛穿窄頭鞋子的人,足部皮膚容易受壓和摩擦,引起雞眼,走路像踩到釘子!還有的人腳底長出一顆顆表面粗糙且凸起的病毒疣,更是疼痛寸步難行。究竟該如何分辨腳底是長雞眼?還是長疣?其實,另外還有一種容易長在腳底的蹠痛,究竟這三者有何差異,讓足踝外科名醫來破解。

雞眼、疣、蹠痛,三者差別在哪裡?

雞眼、疣、蹠痛三者,雖然症狀都是角質異常增生,會造成腳底不舒服,但是成因卻大大不同。雞眼不具傳染,但是疣會傳染,疣的中間會有一個黑點,雞眼則沒有。雞眼是由於外傷、壓迫摩擦等將皮膚角化物嵌入皮膚下,其發生一般只是一個,最多也就是2、3個;如果數目比較多,並且還會增加,就可能是疣了。此外,雞眼角質的增生情況比較集中,胼胝造成的蹠痛則比較分散。

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在其《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新書中,再進一步詳細說明雞眼、疣、蹠痛三者的差異:

●雞眼:又叫肉刺,它是局部長期受到擠壓、摩擦,導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厚繭,患處形狀像是雞的眼睛。

●疣:則是乳狀突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疼痛。病毒疣是經由接觸傳染的,主要是直接接觸病灶,如患者傳染給自己他處皮膚或傳染給他人,也可能是經由物體間接接觸傳染的,例如拖鞋、地板等。

●蹠痛:是當腳掌、腳趾姿勢不良,或是設計不良的鞋子,使腳掌或腳趾承受的壓力不平均,造成足部某些地方壓力過大,甚至蹠趾關節脫位,長期壓迫之下就會造成足部某部位的角質增生,最後形成「胼胝」,也就是「硬底」,這種綜合的症狀就稱為蹠痛。

避免雞眼復發:減輕不適、選擇合腳的鞋子

為了去除雞眼,有人拚命貼雞眼貼布,或是使用偏方,卻都未見改善。避免雞眼一再復發,或是要減輕不適,必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選擇合腳的鞋子、少穿尖頭鞋,改為寬楦頭的鞋款;或是,使用雞眼護墊分散壓力。

預防病毒疣:避免打赤腳、公共場所穿自己的拖鞋

臨床治療疣和雞眼,可以使用液態氮、治疣液、水楊酸軟化,以刀片切除等方法。預防病毒疣的傳染,注意在公共場合尤其是泳池、溫泉池、宿舍等公共浴室或是健身房、舞蹈教室等,應該避免打赤腳,儘量穿自己的拖鞋,以及保持腳部乾燥。一旦感染也千萬不要嘗試自己以刀剪這些病毒疣,以免細菌感染,發生擴散。

治療蹠痛:正確穿鞋、做腳趾運動,無法改善要動手術

至於治療蹠痛的方法,首先,從結構與壓力找出疼痛的根源,並教導病患正確的衛教知識,教導病患怎麼保養腳趾、怎麼做腳趾運動。其次,教導病患正確的穿鞋知識,因為絕大多數腳的病變都是因為穿錯鞋。只有支撐力平均、完整的鞋子,才是最好的鞋子,再來就可能要考慮墊一些鞋墊。

如果上述的方法還無法解決疼痛,那麼就必須考慮動手術了。手術方法包括:肌腱放鬆、轉位,或者把脫臼復位後,骨頭縮短,將骨頭往回拉一點,就能有效降低骨頭對腳底的壓力,維持正常的狀態、不變形,腳底的壓力也會比較平均。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