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痛又麻的「媽媽手」,並非媽媽的專利
一名年約30歲的女子,在生完孩子後,由於擠母奶又經常抱小孩,產後回到工作崗位後,又長時間使用滑鼠與鍵盤進行文書工作。某天開始覺得拇指麻痛、無法用力。看著孩子哭喊著「要媽媽抱抱」,女子只好強忍疼痛抱小孩,但漸漸發現麻痛感延伸至手腕,不但無法握拳,連拿筷子、刷牙的力氣都沒有,甚至夜晚痛到無法入睡,就醫後檢查後發現罹患了俗稱「媽媽手」的「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在積極接受治療後,麻痛狀況已獲得改善。
什麼是媽媽手?
「媽媽手」又稱「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是因手腕與拇指的不正確使力或過度反覆使用,壓迫到伸姆短肌及外展姆長肌的肌腱和滑膜,使肌腱和滑膜發炎腫脹,手腕姆指側出現疼痛,嚴重時會造成肌腱的沾黏,大拇指及手腕的活動受到限制。生產後的女性因常抱小孩、擠母乳及做家事等,容易產生此病徵,雖俗稱媽媽手,但並非媽媽的專利。
周建文主任表示長時間重複使用拇指、手腕者,例如餐飲業、美髮業、作業員、長時間打字握筆、長時間使用手機等,都是此病徵的高危險群。
罹患媽媽手如何治療?
罹患媽媽手的患者需要讓手部適當的休息,以減少進一步的傷害。可使用特製的輔具將手腕及大拇指固定於最自然的位置。也可冰敷或熱敷、電療、超音波治療、局部按摩、運動治療等物理治療,縮短病程,如疼痛劇烈的患者,可口服抗發炎藥物,或使用局部注射消炎藥物止痛,患者也可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使用體外震波療法。
吳政軒物理治療師建議平常就該適當作伸展及肌耐力運動。也提醒患者當疼痛感消失後,應持續規律運動,因為若未持續運動,很容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