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健康管理

你也有胃食道逆流嗎? 腸胃醫師:慎防食道癌趨勢成真 「1+364」從日常每一天管理健康

廣編企劃2019-11-16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受訪者 鄭乃源醫師

你常聽到「胃食道逆流」這個毛病,但大多數人即使患了卻毫不知情,更不知道這股「逆流」是食道癌的危險因子,長期逆來順受,健康人生恐將就此變色。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 鄭乃源院長認為,胃食道逆流發生率的發展態勢,以及普遍對飲食習慣的輕忽,讓人擔心將是繼大腸息肉增加大腸癌變機率之後,台灣另一波「趨勢成真」:胃食道逆流恐增食道腺癌的健康大隱憂。

趨勢:每4人就有1人患逆流性食道炎

肝膽腸胃科專業資歷35年的鄭院長,每年執行腸胃內視鏡和腹部超音波健檢上千次,看出消化道疾病的趨勢改變:由於衛生環境改善,近年胃方面的疾病變少了,但胃食道逆流症狀、大腸息肉與腫瘤快速增加。無論大腸或胃食道逆流,主因都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例如飲食不節制、太晚進食等。

鄭院長觀察,30、40年前,台灣還很少見大腸癌,但現已成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一,甚至已連續11年居首,這是令人驚心的「趨勢成真」癌症發展。

在大腸癌大量被檢出前,其實就有前兆,只是幾十年前多數人缺乏相關觀念,並未及時發覺,直到大腸癌發生率攀升第一了,才開始重視預防性的大腸直腸癌篩檢,許多人這才發現,腸內已有息肉,趁早趕快處理。

胃食道逆流也是現今相當常見的疾病,其中,若是因長期或大量逆流物刺激後,造成食道黏膜受損、發炎,甚至有潰瘍或出血現象時,則稱之為逆流性食道炎。

依據醫學文獻,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已達15.6%,居亞洲之冠。聯安近年健檢數據則顯示,逆流性食道炎患者10年內攀升近3成,近3年的統計,每4人就有1人患有逆流性食道炎。

越來越多的逆流性食道炎,就是鄭院長擔憂的下一波國人罹癌趨勢。逆流性食道炎是食道腺癌的危險因子,食道長期受到胃酸侵蝕,可能引起併發症風險,包括食道狹窄、食道黏膜層發生癌變等。

隱憂:6成以上逆流性食道炎無明顯症狀

逆流性食道炎根據洛杉磯分級標準,依黏膜受損輕重程度分為ABCD四個等級,而聯安健檢數據指出,最輕微的A級人數最多超過6成,但進一步分析發現,6成以上患者都無明顯症狀,甚至最嚴重的D級也有75%的人沒有自覺症狀,容易輕忽疾病風險。

比起乳癌、大腸癌、肺癌等癌症,目前台灣的食道癌發生率還不是很高,未列十大癌症,但因早期無明顯症狀,患者確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連帶影響死亡率,2017年死因統計結果,食道癌位居十大癌症的第九位。

焦點:男性、中壯年、有菸酒習慣、肥胖者

國人罹患食道癌的類型也在改變中,亞洲包含台灣、日本、韓國及中國,原本主要的食道癌以「鱗狀上皮癌」為主,通常與飲食習慣有關,而歐美已開發國家較常見的是「腺癌型」食道癌,主要由吸菸、肥胖,以及胃食道逆流引起。近年來台灣地區人口的飲食習慣西化、且胃食道逆流人口的急速增長,如果情況持續發展下去,腺癌型食道癌恐將明顯增加。

聯安統計也發現,逆流性食道炎易好發於四種族群,包括男性、中壯年、有菸酒習慣、肥胖者。鄭乃源表示,由於多數人無症狀感,因此定期完整的腸胃鏡檢查相當必要,尤其男性較易輕忽身體的微小徵兆,呼籲男性朋友更應定期做腸胃鏡檢查。

另外,依據2016年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指出,除了胃酸因素之外,體內異常發炎也可能是逆流性食道炎因素之一,因此部分健檢機構也提供「腎上腺壓力荷爾蒙」與「急慢性過敏原」等功能醫學檢測協助篩檢,以瞭解自身是否可能有發炎機率,進一步維護健康。

預防:1+364溫和飲食乾濕分離七分飽

現代人胃食道逆流與腸癌的問題惡化,都因生活形態的改變而來,鄭乃源院長表示,預防或改善腸胃問題,要調整日常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戒菸酒、少咖啡濃茶,維持正常體重,進食順序應掌握「乾濕分離」原則,先喝湯再吃固體食物,採取溫和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每餐只吃7分飽,睡前3至4小時不進食。

更重要的是,要有預防疾病的意識,切勿以為沒有症狀即等於沒疾病,定期檢查腸與胃是必要的,因為腸胃是整體的,在一日精密的健檢之後,藉由專業的醫護照護團隊協助,在全年每一天落實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近年推動「1+364健康管理」。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簡介
在預防醫學領域已邁入第27年的聯安,深知1日健檢之後,後續364天的健康促進亦為重要,故以「1+364」為出發點,將旗下版圖橫跨:健康檢查、高資產健康管理、功能醫學、整合醫學、營養醫學、心理諮詢及健康蔬食等各領域,以「全人」的觀點,從生理、心理、營養、正念等多面向著手,服務每一位貴賓回歸良好的生活型態,協助達到身心靈平衡的Wellness 狀態。

👉「1+364日日好健康」預防醫學新觀念 更多新知看這邊 

1+364日日好健康

1+364日日好健康

查看全部

1+364日日好健康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