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屑、搔癢、發紅...「頭皮發霉」不治療會掉髮!醫師揭「頭癬」3大危險族群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王綺嫻2019-09-02

一個漂亮但情緒看起來很低落的姊姊跟著媽媽和弟弟進入診間。

媽媽對著我擠眉弄眼,然後說:「醫師,可不可以只給你看就好?」又指指旁邊的護士小姐,再說:「她們⋯⋯可不可以先離開?」

醫師:「我們在檢查室裡面檢查好不好?」

在檢查室裡,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姊姊頭上的髮夾一支一支拿掉,難堪的真相露出來了。姊姊的頭皮,一塊一塊像被狗啃過,有些沒有頭髮,有些還有一些頭髮。

牛媽:「這樣多久了?」

媽媽:「已經快2個月了,有看過醫生,都沒有好。」

牛媽仔細檢查姊姊的頭皮,發現東一塊、西一塊沒有頭髮的頭皮,邊緣發紅,還合併化膿的膿泡以及抓傷的傷口。落髮部分的頭皮,還可以看見一點一點黑色的毛根殘留。

媽媽:「醫師,這會好嗎?姊姊已經不願意去上學了。」

醫師:「我們先做檢查,刮一點皮屑還有拔一兩根頭髮下來,用顯微鏡檢查看看。」

顯微鏡鏡頭下有牛媽想看的真相。

醫師:「這是頭癬,頭皮的黴菌感染,吃口服抗黴菌藥,大概2個月會好。」

姊姊終於抬起頭來看我,我也很有信心地看著她。

醫師:「家裡是不是有養貓或是狗?」

弟弟很開心的說:「我們家有2隻很可愛的貓,一隻是姊姊的,一隻是我的。」Bingo !真相大白囉。

為什麼要知道頭皮發霉怎麼辦?

●因為頭皮發霉不處理,之後就會掉頭髮了。
●頭皮發霉治療的時間通常要比較久。
●頭皮發霉會傳染,一定要好好治療。

「癬」這個字,在皮膚病名裡,有時是指長期慢性的皮膚病;有時是指黴菌的感染。頭癬,是指頭皮的黴菌感染。

頭癬

■致病菌:黴菌。以斷髮毛癬菌(Trichophyton tonsurans)及犬小芽孢菌(Microsporum canis)最為常見。
■外觀:頭皮發紅合併皮屑,有時產生膿泡。若合併落髮,可見頭皮表面有斷髮。
■症狀:頭皮搔癢或合併疼痛現象。
■好發族群:青春期前的小孩、養寵物的人及老人。
■發生原因:接觸傳染。
■併發症:落髮、細菌感染。
■治療方式:口服抗黴菌藥物。

青春期前的小孩,尤其是讀幼稚園的小女生比較容易有頭癬的感染。幼稚園小朋友之間皮膚接觸的機會比較多。另外,小朋友在學校的活動多,小女生如果玩到披頭散髮,有時候幼稚園老師會幫小女生綁頭髮,常常一支梳子全班一起用,如果有一位小朋友感染頭癬,就可能經由這些方式互相傳染。

銀髮族或行動不便的長者,也比較容易有頭癬的感染。因為長者有時自己不方便洗頭,常常到美容院洗頭,若器具清潔不足,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小朋友或長者也是小動物最常接觸的對象。狗及貓的皮膚上可能有跳蚤、壁蝨或黴菌,會經由過度親密的接觸引起皮膚病,冬天的時候,很多人都和寵物一起入眠,要特別注意相關的問題。

在黴菌方面, 動物身上常見的黴菌: 犬小芽孢菌(Microsporum canis)不但會引發寵物局部掉毛,皮膚脫屑,還可能經由接觸飼主的皮膚,引發飼主產生身體或頭部皮膚黴菌感染。和一般人體互相傳染的黴菌感染相比,經由動物傳染的體癬及頭癬會引發較厲害的發炎反應,有時可在病灶周圍發現小膿疱或發炎現象

治療方面要治療病患之外,也要請獸醫一起治療寵物,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絕不能擅自棄養寵物或轉送他人,以免製造更多公共衛生的問題。

頭皮的黴菌感染,一開始只是頭皮搔癢,常會被患者或家長輕忽,尤其常常和脂漏性皮膚炎互相混淆。時間一長,黴菌會深入毛囊,當毛髮被黴菌侵犯,會導致頭髮斷裂及脫落,造成恐慌。只用外擦的藥物治療,效果無法深入毛囊,非常容易復發。服用口服藥物至少6到8週,才有較佳效果

男生因為頭髮較短,清潔容易,較不易被感染。女生頭髮較長,頭皮被頭髮遮蓋後,溫度及濕度都較適合黴菌生長。因此女生較易被感染也較難治療。有些治療指引建議女性患者把頭髮剪短,能有更好的治療成效。

皮膚科醫師診療皮膚疾病,需要銳利的眼睛之外,還需要詳細的病史詢問及許多皮膚檢查的儀器,在黴菌的檢查方面,可以刮下一些皮屑,在顯微鏡下確認是否有菌絲或孢子。或用「烏氏光」(Wood's light)加以確認,烏氏光為紫外光,當皮膚受到某些菌類感染時,如皮癬菌引起的頭癬、腋下及胯下的紅癬、或皮屑芽孢菌感染的汗斑。用烏氏光檢查皮膚,可以看到特殊的螢光。

牛媽醫師的小紙條

①寵物的黴菌會傳染給飼主。
②頭癬除了感染頭皮,還會影響毛囊,建議以口服藥物治療。
③頭癬患者要使用個人專屬的梳子及毛巾。

牛媽醫師照顧的生活小叮囑

①頭癬患者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之外,也可以使用具抗黴菌成分的洗髮產品。洗髮產品弄出泡沫後,靜置於頭皮10分鐘左右,再以清水沖淨即可

黴菌感染未痊癒之前,建議不要到美容院洗髮、剪髮或燙髮,以免傳染給其他人,或惡化原本感染的情形。

患者的毛巾、梳子、髮飾、帽子、枕頭套、棉被都建議消毒,能洗或煮的物品,建議在滾水中煮五分鐘即可。不能煮的物品,建議用吸塵器吸過,或泡在含酒精的消毒藥水中5分鐘。

書籍介紹

秒懂肌膚:王綺嫻醫師帶你看對、看懂、看好自己的皮膚
作者: 王綺嫻
出版社:凱特文化
出版日期:2019/06/19

作者簡介
王綺嫻

愛碎念嘮叨又屬牛的醫師,自稱「牛媽醫師」。立志成為皮膚科醫師的原因是皮膚疾病外觀可以同時被病患及醫師親睹,治療結果明顯可見,極具挑戰性。行醫過程中發現最難治療的是有錯誤觀念的病患,因此持續撰寫科普小說、衛教文章以及拍攝衛教短片,將傳達疾病的真相當作使命。閒暇時喜歡電影與小說,但常常職業病發作,在虛構人物身上,發現各式各樣的皮膚疾病;休閒離不開專業,專業緊黏著生活,就是牛媽醫師。

現職∣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士、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碩士

經歷∣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萬芳醫院美容醫學中心兼任主治醫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設醫院皮膚科訪問學者、皮膚專家健康網顧問醫師以及諸多學校單位的皮膚科教學經驗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