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沒付錢就拿、講不出熟悉人名、溫柔個性變暴躁...難以治癒的「額顳葉型失智症」
知名主持人林書煒,日前在臉書悲慟悼亡母。她表示,母親自國中教職退休後,已罹患「額顳葉型失智症」9年,近3年則只能在家臥床,甚至多次進出醫院急診室及加護病房,讓她看在一旁十分心疼,「去年我們決定放手,讓媽媽在急症時用安寧療法取代積極救治,平靜安詳的安息主懷。」林書煒說。
林書煒也提到,最後媽媽跟親友逐一告別,而媽媽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她也向媽媽表示,「請您放心,我們會照顧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珍愛每一天。」
事實上,林書煒母親所罹患的「額顳葉型失智症」,正是形成早發性失智症最常見的原因,不僅會影響語言能力、判斷力、溝通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可能會出現早期人格變化、不合理的行為、語言表達不流暢,或者不斷重複某些動作,好比是,不斷拿起放下同個物品、來回走到某個地點。
若依臨床分類,失智症大致上可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兩種。一般常見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致,而「額顳葉型失智症」也是,它的影響是在額葉,是一種造成腦部額葉、顳葉漸漸萎縮的腦部退化性疾病。
因為額葉位於大腦前半部(頂葉前方、顳葉上方),最主要就是控制行走、語言表達、自主意識有關;而顳葉則是位於額葉和頂葉下方、枕葉前方,最主要處理聽覺、語言,位於內側的海馬體則影響長期記憶的關鍵。
也因此,「額顳葉型失智症」的症狀多半會影響個性或語言表達,有些患者可能變得被動、行為判斷出問題,會出現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或是突破社會規範的動作,例如拿了商店的東西沒付錢就先吃或是拆封,也可能「出口成髒」等;也有一部分患者,會說不出較複雜的句子,講不出生活中熟悉的人名或是物品,甚至也無法表達出自己聽不懂,直至疾病晚期還可能漸漸失去日常生活功能。
與「阿茲海默症」患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疾病初期,患者不會出現神智混亂或是健忘的症狀,但情緒跟行為會改變,可能變得冷漠、自私、沒有同理心,且患者本身並無病識感,多半讓身旁照顧者面臨身心考驗,不知該如何與患者相處。
林書煒回憶過往與母親相處,「猶記得您真的就在某年的某天叫不出也認不得最摯愛的2個女兒時,當下瞬間我覺得世界就要崩塌了。」林書煒說,無數個午夜夢迴,她哭濕了枕巾,希望的就是聽到媽媽再用叨叨絮絮的話語與爽朗的笑聲回應她,她甚至對主耶穌哭喊:「求求您,讓我那善良活潑可愛的媽媽回來吧!」
面對退化性失智症,雖然不一定可治癒,但是經過治療後可能可以延緩病情惡化,失智症協會於《認識失智症》提到,如何發現失智症早期徵兆,可以參考10大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