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副作用」分3類:風邪襲表、氣虛血弱、邪入營血型!你是哪一種?中醫師公開3類「對應處方」緩解症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歐世宸指出,接種疫苗可達到群體免疫,並降低感染後重症、死亡的機率,可說是「利大於弊」。接種疫苗後的疼痛、不舒服的問題,相信從中醫管道介入治療,可緩解疫苗帶來的副作用,讓疫苗發揮更大的效益(照片由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為對抗新冠疫情,台灣接種新冠疫苗的覆蓋率第一劑已達九成,第二、三劑覆蓋率也分別高達八成與七成,大部分的人都已經至少接種ㄧ劑疫苗。然而,打完新冠疫苗後,難免有頭痛、發燒、注射部位痠痛等副作用。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歐世宸指出,接種疫苗可達到群體免疫,並降低感染後重症、死亡的機率,可說是「利大於弊」。而接種疫苗後的疼痛、不舒服的問題,相信從中醫管道介入治療,可緩解疫苗帶來的副作用,讓疫苗發揮更大的效益。
中醫如何看待疫苗接種副作用?
歐世宸指出,新冠肺炎在中醫裡屬於「疫病」範疇,而疫苗是以現代技術來模仿病毒抗原,注射人體來誘發免疫系統。因此對中醫來說,疫苗還是屬於「疫病」之氣,整個誘發免疫的過程是人體正氣抗邪的表現,所以會把打疫苗視為輕微的染疫,只是這個染疫不會變成重症。
事實上,中醫古法中便就有種痘之法,是以施種人痘來對抗天花,這就是早期免疫接種的概念。而在古代中醫典籍有提到,如果要接種疫苗,最重要的是「避寒熱」、「慎飲食」。也就是說,接種疫苗後出現症狀,也要以中藥來調理。尤其是體弱多病的人,接種疫苗前應該先調養一陣子,讓正氣比較穩定,以減少副作用產生。接種疫苗後如果出現副作用,也要及時調養。
疫苗常見副作用 中醫分三大類
中醫將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分為「風邪襲表型」、「氣虛血弱型」、「邪入營血型」,常見副作用與建議處方如下:
一、風邪襲表型
常見副作用:發燒、畏寒、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痛、注射部位疼痛等
建議處方:葛根湯、麻黃湯、柴葛解肌湯、九味羌活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
生活起居要注意:忌食烤炸辣物,多休息,避免熬夜,疼痛部位不建議熱敷。
食療建議:如果沒有喉嚨痛,可喝黑糖薑水、蔥薑水。
二、氣虛血弱型
常見副作用:低燒、疲倦乏力、頭暈、胃口不佳、腹脹、甚則昏厥。
建議處方:補中益氣湯、小柴胡湯加減。
生活起居注意:保持睡眠充足、運動應以舒展為主、避免過度汗出勞累。飲食應避免油腥厚味,發酵物、及乳類等不好消化食物。
食療建議:可使用黃耆、紅棗、黨蔘、陳皮,選擇1到2錢,製成茶飲。
三、邪入營血型
常見副作用:失眠、關節痛、胸悶、胸痛、月經失調、皮膚癢疹,甚則尿血、身發紅斑、瘀斑。
建議處方:清營湯、血瘀逐瘀湯、抵當湯、當歸拈痛湯、消風散加減。
生活起居要注意:輕症者應在白天規律運動,以活動氣血為主,促進全身循環。
食療建議:可將丹參、玫瑰、薑黃,選擇1到2錢,製成茶飲。
改善免疫系統的7大中藥
歐世宸補充,以下中藥具有「中藥多醣」,有調節免疫系統的效果,可諮詢中醫師後適量使用:
- 黃耆
- 枸杞
- 黨參
- 靈芝
- 肉蓯蓉
- 當歸
- 牛膝
最近除了高齡長者與特定人員開始施打第四劑疫苗外,兒童、嬰幼兒也開始打疫苗。如果民眾打完疫苗後有任何不適,可以諮詢合格中醫師,適量使用中藥材來調體身體。
另外,如果出現少見的不良反應,如嚴重的過敏反應、出血症、心血管事件、神經病變等,則需特別警覺是否有危重症的可能性,宜密切注意觀察服藥的後續反應。
責任編輯:劉芮菁
核稿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