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的手指頭會變色!」醫師告訴你:可能不是血管阻塞,而是「雷諾氏現象」!風險女高於男

通常雷諾氏症候群是由寒冷或情緒壓力引發的手指和腳趾的對稱性暫時性血管事件,大多是不需要擔心的。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蔡昀臻醫師2023-06-06

雷諾氏現象(Raynaud Phenomenon , RP)是一種小血管痙攣的疾病,又可以稱作雷諾氏症候群(Raynaud’s syndrome)1862年由第一個發現此現象的莫里斯·雷諾(Maurice Raynaud)命名。

莫里斯·雷諾於1834年出生,他是一位大學教授的兒子,接受法國巴黎大學的訓練,作為一名醫學生,發表的博士論文中描述了25名患者,其中20名為女性,這些患者在寒冷或壓力下的手腳出現一系列的顏色變化,這就是雷諾氏現象。

肢體變色的順序為,從蒼白變成紫色,再變到紅色,除了顏色變化以外,患者還會有以下症狀:

  • 伴有麻木、疼痛
  • 血流恢復時,患處會變得潮紅並有灼熱感
  • 長時間缺血,可能會出現壞死或傷口

不過當時雷諾先生尚未意識到這些症狀可能是更嚴重的全身性疾病的警訊,是後來人們才對雷諾氏症候群做分類:原發性雷諾氏現象次發性雷諾氏現象。雷諾氏症候群不少見,約有5%的人口受到影響,嚴格來說,這不算是個疾病,應該說是「症狀的集合體」,不一定與疾病相關,健康的人也會有!

醫師建議至門診就醫時,手指頭症狀可能不太明顯,若平常有發現異樣,可先拍照記錄。(圖片提供/蔡昀臻醫師)

原發性雷諾氏現象 女性發生率較高

雷諾氏現象中有80~90%是「原發性雷諾氏現象」,通常開始於15-25歲,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還高,女性的盛行率為4.9~20.1%、男性的盛行率為3.8~13.5%

除了女性以外,其他雷諾氏現象好發因素包括寒冷氣候、體重過低、吸煙、勞動、壓力、動脈粥樣硬化和心理因素,雖然大多數為原發性雷諾氏現象但對風濕科醫生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線索,因為這常常是結締組織疾病的首發症狀!

「次發性雷諾氏現象」需要檢查是不是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 硬皮症(SSc, scleroderma,96%)
  • 紅斑性狼瘡(SLE,30%)
  • 原發型乾燥症(pSS,30%)
  • 肌炎(myositis ,40%,尤其是有抗Synthetase抗體的患者)

其他相關的免疫疾病還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冷凝球血症、柏格氏症(Buerger disease)…等,雷諾氏現象對大多數人而言是良性的,但發作起來會很困擾,大部分原發性雷諾氏現象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但如果出現指頭潰瘍或壞死,或已經知道有自體免疫疾病,就必須要長期追蹤,醫師會依據你的症狀來給予治療,不論病因如何,改變生活型態、維持身體溫度,且促進末梢血管擴張,還是最重要的!

雷諾氏現象怎麼檢查?

根據《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指出,若本身有雷諾氏現象,可以進一步做甲摺鏡檢查來確定病因。甲摺鏡用來看什麼呢?甲摺鏡檢查最早於1912年就被提出,是一種用來觀察指甲微血管或末梢血管的檢查。甲摺鏡可以看出什麼呢?甲摺處是全身皮膚最薄的地方,可以觀察到微血管的變化,如微血管的排列、密度、扭曲變形、出血等,常用來診斷原發性雷諾氏現象或次發性雷諾氏現象,而不同的疾病 (硬皮症、紅斑性狼瘡、皮肌炎...)微血管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形態,也能來預測疾病惡化之風險高低,並評估其嚴重度。


參考資料:
1. Raynaud, AJ Maurice. De l'asphyxie locale et de la gangrène symétrique des extrémités.(Cand. AG Maurice Raynaud). Diss. 1862.
2. Prabhu, Arpan V., and Chester V. Oddis. "The legacy of Maurice Raynaud." JAMA dermatology 152.11 (2016): 1253-1253.
3. Koehler, Ulrich, et al. "Maurice Raynaud (1834–1881) und das Mysterium „Raynaud-Phänomen “." DMW-Deutsche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 144.25 (2019): 1778-1783.
4. Pauling, John D., Michael Hughes, and Janet E. Pope. "Raynaud’s phenomenon—an update on diagnosis,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Clinical rheumatology 38 (2019): 3317-3330.
5. Herrick, Ariane L., and Fredrick M. Wigley. "Raynaud's phenomenon."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 34.1 (2020): 101474.

本文由《蔡昀臻醫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