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冬」要進補!日本的立冬有「三候、七五三」?一文解析立冬養生、飲食6大重點

日本的立冬有「三候」:「山茶始開」為初候,指山茶花自此盛開;次候「地始凍」,早晨開始降霜,有些地方還可看到霜柱;「金盞香」則是末候,此時指水仙花盛開漸飄香。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 整理2023-11-02

立冬的習俗與養生方式
日本也有立冬
立冬養生食譜
立冬養生穴道
立冬養生的重點整理

{DS}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約為每年國歷11月7日~8日。秋去冬來,立冬是指冬季的開始,且四季以冬為一年的終結,因此民間習俗以此時進補,意指一年辛勞,歷經寒暑,體力衰弱,進補以恢復元氣。

立冬的習俗與養生方式

立冬象徵冬季自此開始,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即顯示,民間習慣以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補品來「補冬」。但也由於每年氣候不同、每個人體質相異,因此進補也要因人而異,避免過度進補,造成口乾、流鼻血等越補越大洞的「上火」情況。

從中醫觀點,體質偏寒者適合溫補,體質燥熱者適合涼補或平補。不了解自己的體質者,或是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吃補前最好先諮詢中醫師,再選擇適合的藥膳,否則養生不成還傷了身體。

熱性體質

常便秘、易長痘痘且皮膚油、嘴易乾喜喝水、四肢溫熱、婦女月經常提早來且量多、小便少且色深黃。

寒性體質

大便稀軟、怕冷且喜喝熱水、四肢易冰冷、多有白帶、月經常遲來且量少或可能有血塊、小便多而且顏色淡。

虛性體質

精神差、不喜歡說話、每次生病都會拖上一陣子、怕冷也怕熱。(虛性體質還包括陰虛、血虛、氣虛、陽虛,症狀皆有不同)

實性體質

聲音宏亮、說話尾音中氣十足、精神飽滿甚至興奮、天冷不喜歡穿過多衣服、小便黃。

且據《名中醫的兒科診療法:經絡推拿與食養調理》提及,「防寒養腎」是冬季的養生原則。食材部分可以選色「黑」的,如黑芝麻、黑豆、黑棗、黑木耳、烏骨雞、海參等,有助入「腎」經滋養身體,提高免疫力。

另外,立冬時節也應「衣著得宜」,因由秋入冬的日夜溫差較大,外出時可攜帶外套,以應付忽冷忽熱的天氣;運動不宜過度,且不宜出汗過度;應「早睡晚起,以待日光」,早睡有利於陽氣的潛藏,腎精的積蓄。晚起,待日光出來才起身,則能避免寒邪挫傷陽氣、損傷腎臟。

日本也有立冬

自古以來,中國結合天文、氣象、物候,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代表特定氣象和農事活動,且為了更細膩的拿捏耕事,每五天又分成三段期間,共七十二候。節氣也隨著曆法一同傳入日本,而日本又更細膩地將生活風俗與天上、人間、鳥、蟲、魚、草、花等自然法則結合,創造出專屬於日本的歲時文化。

也因如此,日本的立冬有「三候」:「山茶始開」為初候,指山茶花自此盛開,11月8日左右~11月12日左右,;次候「地始凍」,早晨開始降霜,有些地方還可看到霜柱,11月12日左右~11月16日左右;「金盞香」則是末候,此時指水仙花盛開漸飄香,時間落在11月17日左右~11月21日左右。

且在立冬期間,會有「七五三」這個特殊行事。「七五三」是指在孩子3歲(男、女孩)、5歲(男孩)和7歲(女孩)那年的11月15日,著正裝、帶著「千歲飴(類似麥芽糖)」前往神社參拜以祈求神明保佑孩子健康長大。

立冬養生食譜

輕補麻油菇菇雞炊飯

食材:清腿1隻、米2杯、薑1/2塊、香菇4朵、枸杞適量、黑麻油1大匙、白胡椒粉1小匙、鹽少許、水1杯

作法:

1.清腿切塊汆燙備用、薑一半切片一半切末、香菇洗淨泡水。
2.鍋中放入薑及麻油,用小火炒香。
3.放入雞肉和香菇翻炒上色,並加入米和水拌勻。
4.倒入枸杞、鹽,再稍微拌炒一下防止黏鍋,蓋上鍋蓋再次煮滾後,轉小火煮約15分鐘後熄火,再燜25分鐘,就可撒上胡椒粉享用囉!

茶飲處方

材料:參鬚1錢、何首烏1錢、乾薑1錢、桂圓2錢。
做法:將藥材洗淨,放入600毫升(約3碗)水中煮滾後,用小火再煎
煮約15-20分鐘,取藥汁當茶飲。

立冬養生穴道

穴位按摩方面,腳底人字紋的「湧泉穴」、肚臍下約兩橫指距離的「氣海穴」和肚臍下約四橫指距離的「關元穴」能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增強免疫力。

按摩時動作要輕柔緩慢,直到有痠脹或微微發熱的感覺,可促進體內的氣血循環。另外,頭、背、雙手、雙腳有許多重要的穴位,要注意保暖,有助全身陽氣和經絡運行。

立冬養生的重點整理

  1. 吃黑色食材:如黑芝麻、黑豆、黑棗、黑木耳等。
  2. 進補要根據體質,不宜過度進補:羊肉爐、薑母鴨,攝取過多容易上火。
  3. 注意保暖:早晚溫差大,外出時可攜帶外套。
  4. 運動不宜過度: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5. 「早睡」有利腎精積蓄,「晚起」待日光出來才起身。
  6. 穴道保養:湧泉穴、氣海穴、關元穴。

【延伸閱讀】名中醫的「四季養生法」:秋天白、冬天黑、春天綠、夏天紅...跟著醫師這樣吃,提高免疫力、不生病
【延伸閱讀】春天吃甜、夏天按摩印堂、冬天泡腳...養陽氣、健脾胃!北京名中醫師四季養生法
【延伸閱讀】夏天流汗更要「補氣」,冬天才是補血!換季前,提高免疫力的養生之道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