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痘痘、白帶黃...「火氣大=慢性發炎」嗎?中醫師公開:最容易身體發炎的2種體質、降火飲食

慢性發炎、退火、火氣大、上火

慢性發炎等於「熱證」有火,中醫強調平衡的概念,主張「熱者寒之」,因此建議養生食補需要降火,採用涼補、平補為主,偶爾還能喝冰涼飲品。番薯、蘋果、白木耳等平性中藥皆可做為平補之用。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 整理2023-11-27

慢性發炎=火氣大?
發炎/慢性發炎是什麼?
哪些人容易產生慢性發炎?
癌症、心血管疾病 慢性發炎可能造成的疾病
平補、涼補?吃什麼改善慢性發炎

{DS}

每當臉上冒痘、嘴巴破,可能就會聽到身邊親友說「你火氣大,就是身體在發炎...」,但火氣大等於「身體在發炎」?其實,以中醫角度,火氣大和「發炎與慢性發炎」是不大一樣的存在!火氣大與發炎兩者差在哪?慢性發炎又是什麼?該如何改善?

慢性發炎=火氣大?

在寒涼之際吃補品暖身,造成火氣大?有些民眾認為火氣大就等於身體正在發炎當中,其實不一定。中華民國中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教授暨中醫部主治醫師洪裕強醫師指出,身體發炎是「客觀的反應」,需有血液白血球和發炎介質參與的免疫反應,除了會有「紅、腫、熱、痛」的狀況以外,抽血檢查可能會發現有白血球、淋巴球、紅血球沉降速率(ESR)或C反應性蛋白(CRP)等檢測值異常的結果。

而火氣大是個人「主觀的感受」,常見的症狀有嘴巴破、牙齦腫、便秘、或大發脾氣等。從兩者症狀來看,火氣大不一定會出現典型發炎反應之紅、腫、熱、痛,且血液指標也不見得會有異常的表現。火氣大通常是當下的感受、短時間的結果,程度上也可能尚未達到發炎的臨界點。

也因火氣相當於「熱證」(主要指人體感受溫邪、暑氣或寒邪化熱而引起的熱性證候,可能會有身熱汗多、面赤煩躁、口渴喜冷飲、便秘或泄瀉熱臭、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等狀況)。若要降火,可能就需要以平補、涼補來養身。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若有火氣大情形,也可諮詢信賴的中醫師,請醫師幫您判斷該如何改善、降火氣。

【延伸閱讀】火鍋、薑母鴨不忌口,當心冬天也會火氣大!中醫師教你吃3大類食物降火氣,4大類火食物黑名單一次公開

發炎/慢性發炎是什麼?

發炎的「炎」是由兩個火組成,火是中醫六種常見的病邪之一,若過度的「火邪」攻擊,一旦個體正氣或所謂的免疫力變弱,不足以抵抗火邪攻擊,造成身體異常的狀態,在臨床表現就相當於「發炎」的表現;若持續漠視,或是愛飲酒、嗜吃辛辣物、肉食主義等不當的飲食、過度肥胖、長期壓力、過敏原長期接觸與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累積,都容易造成火邪侵襲身體,導致慢性發炎。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慢性發炎代表的可能是「敵人太強(實火)」或是「自身太弱(虛火)」。


原因

表現

脈象

治療

實火

如細菌、病毒等外部威脅過強大

肥胖、白帶偏黃、青春期有痘痘等

脈象有力

以清熱解毒的「祛邪」為主

虛火

自身免疫力較弱造成

可能有口乾、眼乾等

脈象偏弱、無力

採取滋陰清熱的「扶正」方式

哪些人容易產生慢性發炎?

除有不良生活與飲食習慣,如愛飲酒、嗜吃辛辣物、肉食主義、過度肥胖、長期壓力、長期接觸過敏原、長期熬夜等,容易造成慢性發炎外,還有以下體質也易發生慢性發炎的狀況。

  • 濕熱體質:這類體質者容易肢體沉重、疲勞感、白帶偏黃、皮膚痤瘡、大便黏溏不爽有臭穢、小便經常呈深黃色等,也較易發生慢性發炎。因不良生活習慣或身體狀況差,導致濕熱體質者較無法代謝體內的濕邪與熱邪,比其他體質者更容易有紅腫熱痛的發炎症狀。
  • 陰虛體質:可能會有形體消瘦、面色潮紅、口燥咽乾、手足心熱、少眠、便乾尿黃、舌紅少苔等症狀,若水分補充不足,則更有機會加深發炎。
中醫的體質是「個體在先天遺傳的基礎和後天環境的影響下,在生長、發育和衰老的過程中形成的生命特質。」類似現代醫學單一核甘酸多態性,具有容易罹患某種疾病的傾向。

癌症、心血管疾病 慢性發炎可能造成的疾病

發炎問題會影響全身,除了造成一些發炎的疾病外,慢性發炎有可能因發炎物質長期刺激正常細胞,導致正常細胞突變,而造成癌症的發生。

1.牙齒發炎導致心臟問題:牙周病牙菌斑隨血流進入心臟後,可能感染心臟瓣膜或心臟內膜表層,導致心內膜炎,且牙周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非牙周病患者的2倍。

以中醫從經絡循行路線的觀點,認為牙齒與牙齦和中醫的胃與大腸經絡有關,依照現代醫學觀點,胃腸許多菌種與發炎疾病有關,可以說牙齒牙齦與發炎問題也是有相當的關連。牙周病導致的下牙疼與手陽明大腸經有關,建議使用瀉法針刺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改善;牙周病導致的上牙疼與足陽明胃經有關,可以針刺足陽明胃經的內庭穴改善。另,要改善牙周病,中醫常用的方劑有清胃散(當歸、生地黃、牡丹皮、黃連、升麻),或是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2.癌症:慢性B型、C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20%會演變為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5%會變成肝癌;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胃炎,約1~3%會罹患胃癌;長期潰瘍結腸炎產生大腸直腸癌,佔其發生率約0.5~1%;九成以上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長期造成的子宮頸炎有關。

平補、涼補?吃什麼改善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等於「熱證」有火,中醫強調平衡的概念,主張「熱者寒之」,因此建議養生食補需要降火,採用涼補、平補為主,偶爾還能喝冰涼飲品。慢性發炎者平時不要喝太燙,且不宜溫補,溫補只有在「病情緩解且低溫時」才宜。

  • 平補:如「四神湯」,由山藥、茯苓、芡實、蓮子組成,這四種藥材溫和,具有平補脾胃的功效,其他還有番薯、蘋果、白木耳等平性中藥皆可做為平補之用。
  • 涼補:可以食用綠豆湯、椰子水、西瓜汁、苦瓜、水梨等具有清熱退火之物。

另外,一般體質、偏涼體質者雖可溫補,但若吃到流鼻血、便秘、晚上睡不著等情形,就表示已影響到交感神經,補過度了,因此還是要斟酌份量、體質尤佳。

【延伸閱讀】「慢性發炎」恐養出癌症!從飲食到運動,醫師群的「7個抗發炎訣竅」一次看
【延伸閱讀】「吃糖」會誘發癌症?慢性發炎一定會變成癌嗎?關於癌症的4大迷思,台大癌醫中心院長一次解析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曾耀儀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