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憂鬱、思覺失調...都叫做精神病嗎?心理師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解析「精神病性」與「精神官能症」差異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Netflix原創韓國劇集《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改編自韓國漫畫家李羅河創作的同名網路漫畫,講述善良的護理師來到精神病房工作,竭盡全力要為自己照顧的病患帶來一絲溫暖曙光卻面臨種種考驗。(圖/翻攝自 IG @netflixkr )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穗波心理師2023-12-22

認識「精神官能症患者」(neurosis)與「精神病性患者」(psychosis)

當我看近來這部火紅的韓劇時,我深深地感覺到,它把精神科醫療人員在處遇精神科患者的種種情況大致描繪出來,雖然劇情的演繹有些過於誇張,但也算掌握精神科患者的一些情態。本文並不打算解釋病人病理的情況,而在試圖讓大家知道,在觀看這部韓劇時,不要以為精神病院就是如此運作,如果韓劇忠實地描繪韓國的精神病院,但在台灣並不是如此。

我在精神專科教學醫院工作20年以上,是一位臨床心理師,也曾擔任臨床心理科主任近17年。在台灣,理解精神病患,可能要從兩個古老的詞彙談起,精神疾病的患者通常可分成兩大類,一類叫「精神官能病患者」(neurosis);另一種叫做「精神病性患者」(psychosis)。

前者,也就是精神官能症患者,通常他知道自己生病了(有病識感);對現實世界的知覺及接觸大都完整,也就是說他對外界的感知,和我們一般人一樣,看到相同的東西,聞到相同的氣味⋯等;他在社會中的角色也可維持,但可能表現不好,比如身為學生還可以維持學生的角色,他的學習功能仍可運作,但可能被病症干擾而下降了;或者身為公司的一份子還能扮演好在公司工作的狀況,但也是被病症干擾而表現變差;相反的,患者精神病的精神病性患者,就沒有那麼幸運,大部分的時候,他覺察不出自己生病了;他對現實的知覺出現了問題,大部分的患者會出現幻覺,而其中又以聽幻覺為主,當然也有視幻覺或嗅幻覺,甚至體幻覺,亦有患者出現了沒有邏輯支持,但卻堅信它存在的一些特定想法(妄想),比如劇中金書丸患者,他堅信女主角就是「仲裁者大人」。

所以精神病性患者,大部分無法覺察到自己生病了,他也無法和一般人一様,完全感知相同的世界;再來,他在社會角色的功能急速下滑,幾乎到失去功能的狀況,比如說身為學生無法學習;身為公司的一員,無法執行他的業務。

通常長期住院病人以罹患「思覺思調症」為大宗

為什麼要先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做這兩大分類說明呢?因為在台灣,收治到要住院的程度,通常它的病況達到精神病性,而精神官能症患者,通常在門診治療即可,但也不排除精神官能症患者的病症已達到精神病的程度需要短期住院治療,這時這些病患會收治在「精神官能病房」和一般「精神病房」有所區隔,因為兩者因疾病的分類可能在人員配置及保護措施及活動自由度有所不同。

就拿我們醫院來說,「精神病房」大多收治精神病性病人,而這些病人又以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居多,大約佔的8、9成,剩下的是情感性疾患,如憂鬱或躁鬱症患者在病況已達到精神病性的程度,如出現幻覺。而在韓劇中,或許要表現精神疾病的多元性,住院患者有社交恐懼症、憂鬱病、妄想性疾患、思覺失調症⋯等病人,或許他們的病症都已達到精神病性,不然這類患者組成在同一病房是少見的。

1
2
3
單頁閱讀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