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過世,老人家怕小孩嚇到、父母擔心孩子有壓力...安寧心理師:真正傷害孩子的並非親人的死亡,而是「避而不談」的孤單
不怕,我會陪著你一起──談喪親兒童的悲傷輔導
「是不是每次媽媽不在,我都叫爸爸跟我一起偷吃泡麵,才害爸爸生病的?」
安寧心理師是「生死兩端的擺渡者」,在生之此岸要過渡到死之彼岸的這段歷程中,盡我所能地讓「逝者善終,彼此善別,留者善生」。我們都不僅僅是照顧病人,還有臨終者的至親好友,因為,逝者已矣,留下來的人,才正要開始面對喪親後的人生。
幫助孩子好好說再見之前,必須先好好愛
不難想像,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可能比成年人失去親人更具衝擊。英國兒童心理學家Winnicot曾經說:「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aby, there is a baby and someone.」直指嬰兒是無法獨活的,成長中的孩子亦是如此。他們總是需要一個照顧者、一個心靈依附的對象。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主要照顧者)就是他的全世界。失去父母,對孩子是一個撼動世界的震盪,也因此在所有喪親悲傷輔導工作中,即將面對父母離世的孩子們,總是觸動著我心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
幫助了那麼多孩子面對失去家人的哀傷,我會說喪親的悲傷輔導核心精神是:「說再見之前,必須先好好愛」。因為唯有在孩子心中留住父母親和自己相處的點滴記憶,讓他感受、確認到這份關係裡,自己是被愛著,也能愛人的,當父母不在時,他才有能夠有信實可靠的記憶點,找到安全感、能有成長的自信、能保有和自己及和他人的關係,這是一個人的心靈健康的基本條件。
孩子不應該被隔離在死亡事件之外
過去觸動我書寫成章的故事,有它被記得、被書寫以及被看見的價值和留在我心裡的感動,然而有意思的是,這次的書寫卻常常閃現一個「反向教材」的記憶片段:一個專業人員當聽聞有病人要過世時,當下立即的反應是:「趕快去把孩子帶出來,不然她會嚇到!」當下,我感到錯愕,因為孩子不應該被隔離在死亡事件之外。
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孩子需要的是有人跟他一起面對,幫助他理解疾病、死亡事件的發生和進展、陪伴經歷並緩和這個死亡事件帶來的情緒衝擊;真正會傷害孩子的不是親人的死亡,而是對死亡的未知和隔離在事件之外的孤單。
帶著信任、支持的態度,聽見孩子的心聲,孩子其實都知道
把孩子隔離在死亡之外,不外乎是一些對孩子心智能力錯誤理解和認定幼小無知的標籤化。
孩子真的都不懂嗎?孩子其實都知道周遭人事物正在變化,最怕的是他們的情緒和感知在沒有合適對象可以訴說和討論下,在心中形成了錯誤的解讀,例如:家人會生病都是我害的,是我不好,這將成為往後低自尊的種子。有的把情緒壓抑在心中,卻演變為日後的行為問題,例如:頻頻做惡夢、上課不專心,甚至是攻擊行為。
我在病房認識了一個長住在上海的小姑娘。她爸爸從台灣到上海做生意,結婚之後就定居在上海了。這次回台灣,是因為肝癌末期,想尋找其他治療的可能。只是,回台後治療都還沒開始,惡劣的病況非但沒有起色,就因為肝指數過高,陷入昏迷,家人毫無心理準備,家裡的支柱就這樣倒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