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每月花多少? 所得替代率愈高愈好

後青春俱樂部後青春俱樂部 撰文者: 良醫編輯群2024-05-20

退休後每個月的生活費需要多少?需要準備多少退休金才可以安心?對每個人而言,答案可能不盡相同,端視自己退休後想要的生活水準而定,但可以確定的是,以退休前的生活方式為基準,為退休生活準備的所得替代率愈高愈好。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22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平均每人每年消費支出估計為41萬593元,醫療保健1年需6萬5318元,這個數字雖具參考性,但退休後到底該準備多少錢,因為每個人追求的生活品質不同,所以也很難有標準答案,不過可以先列舉主要的開銷及可能的大筆支出,推算出大概的準備範圍。

首先就是生活開銷,包括飲食、稅金、水電瓦斯費、交通費等,透過記帳可以抓出每個月所需的大概範圍,如果住宅非自有,還得準備每個月的房租;其次是娛樂及醫療費用,包括每年預計安排的國內、外旅遊,以及年長之後可能需要的長照費用;若退休後來還有貸款尚未繳清,保險尚未到期等,以及退休後想要進修上課等,這些費用也需要預先準備。

維持生活水準 所得替代率至少需6成

在估算退休該準備多少錢時,可以以「所得替代率(Income replacement ratio)」作為參考標準;指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與退休當時每月薪資的比例,維持一定的所得替代率,而退休後每月收入是否能維持生活水準的關鍵,當所得替代率越高,則退休後的生活水準也越高。

一般歐美國家以所得替代率應介於6成至7成間為佳,例如退休前月薪為10萬元,預計退休後每月可領月退休金6至7萬元,則退休後除去不再有提撥各項準備及撫養子女的需求,約可維持原就業時的生活水準。

除了基本生活費之外,還可透過健康狀況、生活變化、非經常性支出等變數,調整退休後所需要的所得替代率。

舉例而言,如果你的健康狀況與一般人相當,且已買足了基本的醫療保險,準備基本生活費可能就足以因應所需;但如果健康狀況不佳,那麼就必須提高所得替代率,因為需要額外再加買醫療保險,或者承擔額外的健康風險,也就是退休後看病的錢如無法由保險支出時,就要由自己負擔。

另外要提醒的是通膨風險,若目前距離退休時間點尚遠,在考量通膨因素後,退休時要維持一樣的生活水準,勢必需要更高的費用支出,所以在規劃退休理財時,所得替代率愈高愈好,避免屆時生活過得捉襟見肘。

抗通膨 退休後還是要繼續理財

許多準退休族以為退休準備只需做到退休的前一天就好了,其實退休後可能有長達30年的「提領期」,退休後還是應該要繼續理財,不但可以藉此抗通膨,也可以有效拉長提領退休金的時間。

尤其是退休後最擔心的就是「活得太久,退休金不夠用」,因此退休後的理財,在投資工具的選擇上應該要具有穩健、又能抗通貨膨脹的特性,退休規劃的實質內容必須是一種動態計畫,隨著消費型態、投資趨勢隨時調整,才不會臨老才被迫延長退休年限。

後青春俱樂部

後青春俱樂部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群

退休生活要幸福快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保持學習的熱誠,「後青春俱樂部」提供退休理財、精彩生活等多元文章資訊,讓學習成為最好的抗老劑!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