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小心生這些病!濕疹、陰道炎...7大「梅雨病」一次盤點,教你5方法改善:咖哩、紅豆水快準備起來

梅雨季、梅雨病、濕氣

平時可適當使用生薑、胡椒、咖哩等,或飲用綠豆薏仁湯、紅豆水、玉米鬚茶等幫助排除體內濕氣、消水腫。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 整理2024-06-04

什麼是梅雨季?
梅雨季的應對措施
梅雨病是什麼?和梅雨季有何關聯
預防和緩解梅雨病

{DS}

梅雨季節潮濕又多雨,不僅容易讓物品發霉、衣服沒乾,還可能導致民眾出現「梅雨病」!梅雨病是什麼?會造成什麼健康問題和不適症狀?

什麼是梅雨季?

梅雨,又稱霉雨、黃梅雨,是指在東亞地區每年春末夏初出現的一段持續多雨潮濕的天氣現象。且此時期恰逢江南梅子成熟,因此得名。這段時間通常在5月~6月,這時節的降雨量通常較大且頻繁,空氣濕度較高,可能使人感覺悶熱。梅雨主要影響台灣、日本、韓國和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

梅雨季的應對措施

1.保持室內乾燥:使用除濕機和空調的除濕功能,定期開窗通風,能有效減少濕氣,防止霉菌和塵蟎的滋生。

2.衣物和食物的儲存:快速晾乾衣物,並將食物密封保存,能有效防止因潮濕引起的變質和霉變。

3.防水準備:檢查家中排水系統,穿戴防水衣物和鞋子,避免積水區域,確保外出安全。另,台北市政府水利處推薦3個防災資訊平台,(1)到「臺北市政府防災資訊網」,點選進入「水情資訊服務平台」,即可訂閱水情資訊;(2)將「臺北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加為好友,點選「訂閱市政訊息」後即可在畫面看到「防汛資訊」;(3)下載「臺北市行動防災APP」。

4.交通安全:開車打開車頭大燈,保持行車安全距離,適當減速慢行,減少變換車道,嚴防「水漂現象」而失控,降低交通事故發生。

5.預防登革熱發生:梅雨季節氣候高溫,雨後需加強環境孳生源清除,以降低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發生風險。

梅雨季節雖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通過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帶來的影響。但是除生活影響外,其實梅雨季還可能造成「梅雨病」。

梅雨病是什麼?和梅雨季有何關聯

梅雨病是一個常見於梅雨季節的健康問題,指的是由於梅雨季節氣候潮濕、多雨,導致民眾出現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和不適症狀。這些症狀通常與高濕度和溫度波動有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皮膚問題:梅雨季節的高濕度容易導致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進而引發各種皮膚問題,如濕疹、頭癬足癬和真菌感染等。皮膚表面的菌群在潮濕環境中繁殖迅速,容易引起感染。

2. 呼吸道疾病:持續的潮濕天氣有利於霉菌和塵螨的滋生,這些過敏原會引發過敏性鼻炎氣喘、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對於過敏體質的人群,更容易在梅雨季節發病。

3. 消化系統問題:梅雨季節食物容易受潮變質,導致細菌滋生,尤其是冰品或生食最容易出現這種情形。如果不慎食用了變質的食物,容易引起胃腸道感染,出現腹瀉、腹痛或腸胃炎等狀況。

4. 關節疼痛:濕度高和氣壓變化容易加重風濕病患者的關節疼痛和僵硬感,在老年人中尤為常見。

5. 情緒問題:長期的陰雨天氣和缺乏陽光照射,可能造成情緒低落、抑鬱等心理問題。

6. 婦科問題:這個時節潮濕悶熱的環境容易促進細菌和霉菌的生長,進而增加陰道炎的風險。

7.濕氣重:梅雨季潮濕悶熱的天氣,也可能造成體內「濕氣」太重,可能會有頭部與四肢沉重、疲倦、想睡、濕疹、水腫、關節疼痛、容易脹氣等狀況。

預防和緩解梅雨病

梅雨病是一個與季節性氣候變化相關的健康問題。透過改善生活環境、調整生活習慣等方法,可以幫助預防和緩解梅雨病帶來的不適。

  • 改善居住環境:使用除濕機,保持室內適當的濕度,減少霉菌和塵蟎的滋生;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清潔家中的霉菌滋生區域,使用防霉產品。
  • 生活習慣: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辣、炸、烤和甜食、食用容易變質的食物;平時可適當使用生薑、胡椒、咖哩等,或飲用綠豆薏仁湯、紅豆水、玉米鬚茶等幫助排除體內濕氣、消水腫;勤換衣物,保持身體乾燥,避免長時間穿不透氣、潮濕衣服。
  • 適當運動: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過於潮濕的環境中運動。
  • 穴位按摩:也能增加血循,代謝濕氣,緩解下半身水腫,可選擇脾經、胃經和腎經的穴位,如三陰交穴、豐隆穴等。
  • 就醫:對於過敏性鼻炎和氣喘患者,遵循醫師的建議,按時服用藥物,避免接觸過敏原;風濕病患者可以根據醫生建議進行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減少疼痛和不適。

參考資料:金門縣政府台北市政府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衛生福利部樂生醫院/療養院

延伸閱讀
想減少梅雨季過敏,兒科醫師教你除濕機這樣開,保護氣管、消滅塵蟎
雨天潮濕,插頭、插座可能釀火災!台電點名:梅雨季安全用電要注意這件事
梅雨狂下頭暈身體重又想吐,小心是『濕邪』上身!中醫師:關於體內濕氣不可輕忽的幾件事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