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換腎,末期腎病患者怎麼選?醫曝末期腎病最佳治療方式!兩者十年存活率差3倍
為改善移植病患長期預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努力改善心血管風險因子將是必要的治療策略。
末期腎臟病,洗腎、換腎哪個好?
移植後存活期延長!醫:加強照護心血管
三大醫學會攜手推動「腎移植者心血管疾病處置共識」
腎臟移植前後護心要點
{DS}
台灣有「洗腎王國」之稱,根據最新腎病年報顯示,國內經常性需要進行血液透析人數高達88,880人,洗腎率全球第一。不過隨著器官移植技術及抗排斥藥物發展,腎臟移植也是患者恢復健康與正常生活的選項之一。
29歲的小君(化名)孕期因發生嚴重的腎絲球腎炎,導致腎功能完全喪失,生產後只能開始進入洗腎,所幸與父親腎臟配對成功而獲得移植,順利恢復正常生活。腎移植至今已經超過20年,目前狀況良好,只有因年齡增長而有輕微的高血壓。
末期腎臟病,洗腎、換腎哪個好?
早期,末期腎臟病便患者只能靠終生洗腎維持生命,不僅生活品質差,日後發生心血管病變的機率也高。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指出,腎臟移植是末期腎病患者最佳的治療方式,尤其是越年輕的患者接受移植,長期存活的好處也越大。
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李志元從實際數據說明,台大醫院換腎病人的10年存活率高達87%,就健保署公布的數據顯示,腎臟移植10年存活率平均也高達79%,高於洗腎患者的22.9%,兩者十年存活率相差3倍。
移植後存活期延長!醫:加強照護心血管
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移植推展委員會主委、台中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指出,腎臟移植雖然幫助末期腎病患者重獲新生,但是因為末期腎病會造成體內鈣磷代謝異常,長期下來會造成血管鈣化;而腎功能衰竭更進一步造成水分滯留,加重心臟負擔。
根據健保資料庫最新統計分析顯示,腎移植後長期存活的患者,以下5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 心血管疾病
- 心衰竭
- 缺血性心臟病
- 糖尿病
- 缺血性中風
吳麥斯也表示,腎臟移植後,原先因腎病變影響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仍是移植患者生命最終的殺手。為改善移植病患長期預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努力改善心血管風險因子將是必要的治療策略。隨著移植後長期存活時間的延長,更要顧好心血管健康。
三大醫學會攜手推動「腎移植者心血管疾病處置共識」
腎臟移植後長期存活患者隨著存活時間延長,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發生率仍比同齡來得高。考量患者心血管疾病照護方式,台灣腎臟醫學會、台灣移植醫學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三大學會首次攜手推動「腎移植者心血管疾病處置共識」,打造跨領域防護網,讓腎友移植前後更安「心」。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主委、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表示,腎移植者照護須跨科別合作,以全人整合照護概念,在移植前中後期給予跨領域照護。
移植前 | 移植後早期 | 長期追蹤 | |
移植外科 |
|
|
|
腎臟內科 |
|
|
|
心臟內科 |
|
|
|
腎臟移植前後護心要點
腎臟移植前中後除了醫師給予跨領域照護,患者也要定期監控心血管疾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預防其他慢性病或併發症產生。建議維持好的生活習慣及作息、控制三高、規律飲食以及不要亂吃來路不明的成藥及中藥偏方。
另外,李志元提到,台灣每百位洗腎患者就有近9位在等待腎臟移植,平均等待腎臟移植時間超過5年,可是每百位移植等待患者,每年只有不到5人能等到新腎。在器官捐贈意願比率無法有效提升的情況下,他呼籲,當親友病況走到末期無法挽回時,能發揮大愛精神遺愛人間。另,103年器官移植分配管理辦法上路後,大愛捐贈者的配偶或三等親屬,可優先取得移植的受贈。
【延伸閱讀】
洗腎要洗一輩子嗎?不洗腎會怎麼樣?洗腎原因、方式挑選和費用大解析
高齡化加健保好,腎臟竟成最大受害者 想遠離洗腎,醫師提醒四招顧好腎臟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