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是什麼?感染症狀有哪些?類鼻疽症狀、潛伏期及治療一次看

類鼻疽,類鼻疽症狀,類鼻疽最常見的感染部位,類鼻疽治療,類鼻疽潛伏期,類鼻疽傳染途徑,類鼻疽死亡,類鼻疽抗生素

類鼻疽(Melioidosis)是由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感染所致,水災或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期。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林勻熙 整理2024-08-15

本土類鼻疽疫情增!醫曝原因
類鼻疽是什麼?
類鼻疽症狀?
類鼻疽傳染途徑?最常見的感染部位及高風險群
類鼻疽潛伏期?
類鼻疽治療
如何預防感染類鼻疽?
一表整理類鼻疽症狀、傳染途徑、潛伏期及治療

{DS}

凱米颱風襲台後類鼻疽疫情攀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3日公布上週新增19例本土類鼻疽案例,分別為高雄市15例、台南市及台中市各2例,其中有3例死亡個案。疾管署表示,依監測資料顯示,今(2024)年國內已累計37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是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30例為凱米颱風後確診個案。類鼻疽潛伏期時間多久?感染類鼻疽症狀有哪些?怎麼治療?以下整理說明。

本土類鼻疽疫情增!醫曝原因

類鼻疽疫情高峰為水災或颱風過後,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昨(14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類鼻疽之所以在颱風過後容易發作,是因為颱風帶來的強風豪雨會攪動土壤的生態,使藏於土壤中的細菌暴露出來,而類鼻疽近期個案數增加,不僅與颱風過後有關,與醫療院所提高警覺也有關係。

另外,近期類鼻疽疫情攀升,也有死亡個案發生。黃立民表示,不排除與「免疫竊盜」有關。免疫竊盜是因為新冠病毒會損害免疫系統,感染新冠後造成免疫力變差,故接觸到任何細菌/病毒,感染情況就有可能比較嚴重,預後也可能比較差。

類鼻疽是什麼?

類鼻疽(Melioidosis)是由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感染所致,類鼻疽桿菌以腐生方式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其他動物包含羊、馬、豬、猴、囓齒類、鳥類等均有可能被感染,但目前尚未證實這些動物是主要的傳染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中華民國96年10月9日署授疾字第0960000892號公告「傳染病分類及第四類與第五類傳染病之防治措施」,自96年10月15日生效。茲將「類鼻疽」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四類傳染病

類鼻疽症狀?

類鼻疽的致病菌為類鼻疽桿菌,屬假單孢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死亡。據疾管署說明,類鼻疽症狀包含:

  • 發燒
  • 頭痛
  • 局部腫痛
  • 潰瘍
  • 胸痛
  • 咳嗽
  • 咳血

不過,感染類鼻疽也可能無症狀,或是被忽略為感冒,類鼻疽嚴重可能導致:

  • 皮膚膿腫
  • 肺炎
  • 腦炎
  • 敗血症

類鼻疽傳染途徑?最常見的感染部位及高風險群

根據發病個案發現,患者的皮膚多有擦傷、撕裂傷或燒傷的傷口,在接觸到受類鼻疽桿菌污染的汙水或土壤後而遭感染,也可經由吸入受汙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一般情況,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此外,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尤其是以下6大高風險群,其重症機率較高要特別留意。

  • 糖尿病
  • 肺病
  • 肝病
  • 腎病
  • 癌症
  • 免疫功能受損者

類鼻疽潛伏期?

類鼻疽案例增加時期多為水災或颱風過後,颱風過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故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至於,遭類鼻疽桿菌後,類鼻疽潛伏期多長?疾管署表示,從可能的暴露經驗推算至出現臨床症狀之時間,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週,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

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

類鼻疽治療

疾管署指出,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由於類鼻疽嚴重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故須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

類鼻疽治療方式因類鼻疽菌本身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即使在實驗室細菌培養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在臨床上也不一定有效。一般認為,急性期需用針劑的第三代頭孢子素(ceftazidime),視臨床情況使用 2~4 週;急性期治療後使用長期20週的維持療法(maintenance treatment ),以避免復發。

目前一般認為有效的處方為合併的抗生素療法,如:Chloramphenicol、doxycycline及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如何預防感染類鼻疽?

颱風過後,皮膚有傷口與6大可能併發重症的高風險群要特別小心!預防類鼻疽,以下整理2要點:

  • 身體虛弱、抵抗力差者,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避免赤足於污泥土或污水中。
  • 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清洗乾淨,或使用鞋套或手套,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濕土。

一表整理類鼻疽症狀、傳染途徑、潛伏期及治療

類鼻疽介紹
說明
類鼻疽致病菌
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類鼻疽傳染途徑
皮膚傷口接觸到受污染的汙水或土壤後,或經由吸入受汙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
類鼻疽症狀
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
類鼻疽潛伏期

2至4週,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

類鼻疽治療
抗生素療法

參考資料:疾病管制署新聞稿類鼻疽-Q&A疾管署疾病介紹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