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只是嚴重一點的感冒?輕忽恐釀終生後遺症!醫:嚴重恐引「細胞激素風暴」致休克、器官衰竭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指出,RSV初期症狀輕微且不易察覺,但病程進展迅速,不僅可能引發支氣管炎或肺炎等重症,未來還可能讓孩子的氣喘風險增加數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寶寶入冬病不停,當心「無聲危機」RSV!醫師提醒,RSV病毒惡化速度極快,輕者可能得住院一周,重者則需進入加護病房,甚至可能引發「細胞激素風暴」,導致休克、器官衰竭,即使感染後痊癒,RSV仍可能對呼吸系統發育造成深遠影響。
RSV住院率高達7倍!輕忽恐釀終生後遺症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為單股RNA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也是嬰幼兒住院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資料顯示,RSV的住院率是腸病毒的7倍,其中高達9成住院個案來自健康足月新生兒。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指出,RSV初期症狀輕微且不易察覺,但病程進展迅速,不僅可能引發支氣管炎或肺炎等重症,未來還可能讓孩子的氣喘風險增加數倍!
楊生湳進一步說明,健康幼兒的肺部功能通常需到一歲半至兩歲才發育成熟,然而RSV感染在短短2至3天內便能迅速破壞呼吸道上皮細胞,導致嚴重阻塞性肺炎和急性呼吸困難。他表示,RSV病毒惡化速度極快,輕者可能得住院一周,重者則需進入加護病房,甚至可能引發細胞激素風暴,導致休克、器官衰竭,對家庭與醫療體系構成極大挑戰。
台灣許多家長普遍認為RSV只是「嚴重一點的感冒」。對此,楊生湳強調,多達八至九成的RSV重症個案,最初均是由肺部換氣功能受損所引發,少數還可能因RSV侵入心肌細胞,引發心肌炎,或是擴散至肝臟,導致肝炎等。而且,即使感染後痊癒,RSV仍可能對呼吸系統發育造成深遠影響,進而引發過敏性支氣管炎,甚至更嚴重的氣喘,對孩子的整體健康構成長期威脅。
RSV全年流行!產後護理之家成防治核心場域
楊生湳指出,RSV全年均可流行,具有極強傳染力,產後護理之家等高風險族群聚集處中更容易引發群聚感染。他表示表示,即使現在多數產後護理機構在公共衛生管理上已採取嚴謹管控措施,但是照顧者或訪客未察覺攜帶病毒,未完全符合感控原則,病毒便可能迅速擴散,引發大規模群聚感染。
他提到,這不僅威脅了嬰幼兒健康,還可能導致機構因疫情失控而停業,對產後護理機構而言更面臨品牌與業績雙重的嚴重損失。有鑑於此,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聯合多個專業學會攜手推出首屆「嬰幼兒健康預防安心機構專案」,充分發揮產後護理機構在新生兒健康防護中的樞紐角色,選擇產後機構作為衛教推廣核心場域,透過衛教宣導與專業資源整合,以強化整體防疫意識與行動,全面提升家長對RSV的預防意識。
楊生湳解釋,推動RSV防治是項複雜的公共衛生政策,而臨床診所因空間有限且病患混雜,容易增加交叉感染風險,大型醫院若未實施門診分流也難以避免病毒傳播。相比之下,產後護理之家因其高規格與專業性,加上家長停留時間較長,更有助系統性傳遞RSV衛教知識,不僅能提升家長對機構的信任,還能形成更有成效的防治策略,為嬰幼兒健康提供全面保護,而本次「嬰幼兒健康預防安心機構專案」共獲全台近60間機構積極響應。
推動RSV防治專案,構建嬰幼兒健康防護網
楊生湳提醒,家長除了平時減少群聚場所的接觸及維持良好衛生習慣,目前針對RSV的預防也有單株抗體提供保護,除了高風險族群有健保給付,未來隨著衛福部推動健康政策,台灣也將計劃引進最新的長效型單株抗體,讓一般健康新生兒的家庭有更完善的保護選擇。
本次專案成功將RSV防護知識深植於新生兒家長健康決策過程與機構的感染控制行動,楊生湳強調,未來若能提前讓迎接新生兒的每個層級都具備對RSV的關注與防疫措施,不僅能顯著減少重症病例的發生,更能穩固家庭與機構的安全,為嬰幼兒創造更健康優質的未來。
【延伸閱讀】
RSV病程快又猛!早產兒2天惡化至「胸凹」插管搶救...醫曝「早產兒這時期」感染RSV最危險
1人染RSV可傳3人!新生兒染病死亡率是流感的5倍...醫籲「這3類族群」接種RSV疫苗降感染風險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