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老鼠怎麼辦?老鼠最怕這7種氣味!驅鼠4方法學起來

家中的廚餘、未密封好的食物、果皮、麵包屑等都可能成為吸引老鼠的原因之一,因此最根本的驅鼠方法就是保持家庭環境的清潔衛生,將將食物及廚餘收拾好,斷絕老鼠食物來源。(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家裡突然出現老鼠,當心存在衛生問題。老鼠體型雖小,但帶來的危害卻不可小覷,不僅會咬壞門窗、櫥櫃、家俱、衣物等,還可能會傳播鼠疫、攜帶病菌媒介傳染人畜疾病等。老鼠會自己離開嗎?如何把老鼠趕出去?老鼠怕什麼?一文整理驅鼠攻略。
常見家鼠有這3種
依老鼠棲息活動場所,可分為家鼠及野鼠二大類。常見的家鼠包括溝鼠(Rattus norvegicus)、屋頂鼠(Rattus rattus)與月鼠(Mus caroli Bonhote)等。根據環境部資料指出,相傳美國的米老鼠卡通主角,即是當年華德迪斯耐尚未成名時,在他工作的地下室常見到在管線活動的屋頂鼠模樣而創造出來的米奇老鼠。以下表格整理說明三種常見家鼠外觀特色:
溝鼠 | 屋頂鼠 | 月鼠 | |
別稱 | 挪威鼠或褐(灰)鼠 | 黑鼠或船鼠 | 家鼷鼠或田鼷鼠 |
外觀特色 |
|
|
|
重量 | 成鼠約350公克至450公克重 | 成鼠約150公克至180公克重 | 成鼠體重約20克 |
體長 | 約25公分(不含尾) | 約15至20公分 | 約10公分 |
活動/棲息場所 | 多在地面活動,排水溝為主要活動路徑 | 常見於天花板夾層、屋頂,可利用大型建物管道間的各類管線活動 | 利用管線攀爬,或可侵入抽屉或櫃子甚至在裡面築巢 |
體型大小 | 體型較大 | 中型 | 體型較小 |
老鼠的8種習性與行為
想要把老鼠趕出家中,就要先了解老鼠的習性,並根據其行為使用對應方法驅趕。以下整理說明老鼠的7種習性與行為:
- 夜行性:老鼠通常在夜間活動,它們的視力不太好,有效視覺距離不及一公尺,但聽力和嗅覺都非常敏銳。白天,老鼠會躲在隱蔽的地方休息或覓食,直到傍晚或夜間才開始四處活動,因此很多時候會發現家中有老鼠時通常是聽到夜間的活動聲音。
- 喜歡狹窄的地方:老鼠非常擅長穿越狹窄空間的動物,能夠穿過非常小的縫隙(只需約半個硬幣大小的縫隙)。也因為體型小的關係,使其能夠進入各種房間、地下室甚至是牆內和管道中。
- 繁殖能力強:老鼠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每年一隻雌性老鼠能夠產生多達6~10胎,每胎可生下6~12隻小老鼠。這也使老鼠在短時間內便能迅速繁殖,形成大量的鼠群。
- 極強的適應能力:老鼠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且能吃各種食物。
- 習慣性建立路徑:老鼠是習慣性動物,它們會建立固定的活動路徑,並沿著這些路徑來回穿梭。這些路徑往往是經過反復走動而形成的,並且對老鼠來說非常熟悉。當老鼠習慣某個環境、族群數量較多或是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即使是白天也有可能發現鼠隻出來覓食活動。
- 對氣味非常敏感:老鼠嗅覺非常靈敏,能夠輕易發現食物的來源。因此,家庭中若有食物存放不當或垃圾未及時處理時,便可能會吸引老鼠。
- 磨牙啃咬:因嚙齒目的牙齒會不斷成長,需靠不斷的磨牙來抑止牙齒的成長。因此,居家環境中的木板、塑膠、電線等物品往往成為牠的「磨牙器」
為什麼家裡會有老鼠?
家裡出現老鼠的原因通常與環境因素、食物來源以及建築結構上的漏洞有關。而且,老鼠繁殖迅速且春、秋兩季正是老鼠繁殖旺季。以下是家中出現老鼠的一些常見原因:
- 食物來源:老鼠對食物的需求無比強烈。家庭中如果有隨意放置的食物,或是未密封好的食物袋,便可能成為老鼠的目標。廚餘、垃圾桶中的食物殘渣,甚至是果皮、麵包屑,都能吸引老鼠的注意。
- 隱蔽的栖息地:老鼠喜歡在黑暗、狹小和隱蔽的地方築巢。家中的閣樓、地下室、牆壁內部和下水道等地方,都可能成為老鼠的隱蔽栖息地。它們能夠輕鬆進入這些地方,並在這裡繁衍生息。
- 入口通道:即使家中大門緊閉,老鼠依然能透過微小的縫隙進入室內。家裡的窗戶、門縫、下水道管道等地方若有破損,便會成為老鼠的進入通道。特別是在寒冷季節,老鼠會尋找溫暖的地方,這使得家中成為了它們的理想栖息地。
- 季節性變化:老鼠在秋冬季節常會進入室內尋找溫暖的庇護所,這是它們自然的生理反應。這些季節變化促使老鼠從外部環境尋找穩定的食物和居住地,家庭環境便成了它們的理想選擇。
- 衛生問題:家庭衛生習慣不佳,垃圾未及時處理或是清潔工作不到位,這樣的環境會為老鼠提供舒適的生存條件。此外,家庭內部的結構破損或維護不良,也為老鼠提供了可乘之機。
怎麼判斷家中有無老鼠?
根據環境部指出,老鼠喜歡在夜間活動,尤其以黃昏和清晨最為頻繁,民眾可以透過下列的一些跡象,來判斷家中有無老鼠存在:
- 鼠糞:在老鼠活動的場所或取食地點,常散佈小條粒狀鼠糞。
- 鼠尿痕跡:鼠尿在紫外光下可現螢光。
- 食物殘渣:抽屜、櫥櫃、台階下常可發現老鼠吃的殘渣,如魚刺、骨頭、果殼等。
- 鼠足跡:老鼠慣行的路線,常形成明顯的路徑,留下明顯的足跡。如果民眾發現了上述老鼠跡象,就得準備開始與鼠輩「鬥智」展開捕鼠行動。
老鼠會自己離開嗎?如何把老鼠趕出去?
我國第二類傳染病「漢他病毒症候群(Hantavirus syndrome)」主要透過帶有「漢他病毒」齧齒類動物(如:鼠類)傳染給人類,屬於人畜共通傳染性疾病。當人類感染漢他病毒後,依臨床症狀及病程可區分為「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兩種,其中漢他病毒肺症候群的致死率可高達35%~50%。因此,做好鼠類防治工作相當重要。
一般來說,家中出現老鼠通常不太可能自己離開,尤其是有食物來源和遮蔽所可當巢穴的情況下。一旦老鼠找到築巢地就會開始繁殖,其生殖力強容易在短時間內形成鼠群,若不積極採取驅鼠措施,鼠患情況只會更加嚴重。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驅鼠措施:
驅鼠方法1. 保持家庭衛生,減少食物來源
最根本的驅鼠方法就是保持家庭環境的清潔衛生。確保所有食物都被妥善存放,並使用密封容器。餐後立即清理食物殘渣,並確保垃圾桶有蓋,避免食物外露,有效減少吸引老鼠的源頭。
驅鼠方法2. 封閉老鼠的進入通道
檢查家中是否有縫隙或裂縫,特別是門窗周圍、牆角及管道接口等地方。如果發現有可供老鼠進入的通道,應該及時封閉。使用鋼絲網、矽膠、密封劑等材料來封堵裂縫和孔洞,避免老鼠再次進入。
驅鼠方法3. 使用老鼠陷阱
使用老鼠陷阱是直接且有效的驅鼠方式。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老鼠陷阱,從傳統的捕鼠夾到無害的捕鼠籠,可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產品。放置陷阱時,應該選擇老鼠常出沒的地方,如牆角、櫥櫃、地下室等位置。為了提高誘捕效果,可以在陷阱上放置一些老鼠喜歡的食物,如花生醬、乾果等。
驅鼠方法4. 殺鼠劑毒餌
環保署表示,以殺鼠劑毒餌毒殺老鼠,是目前最常用的鼠害防除方法。目前的殺鼠劑大多為改良型緩效性的抗凝血劑,老鼠只要取食一次口服劑量,食後2~3天毒性開始發作,體內出血,且無痛苦地如睡眠般而死亡;由於老鼠中毒症狀溫和,聰明的老鼠本身及其它鼠隻較不易察覺,所以不會產生老鼠忌食或警戒現象,且迄今無抗藥性之報告,防除效果良好。
另外,老鼠的眼睛對光反應敏感,但是對顏色幾近色盲,所以殺鼠藥大多加入著色劑(如紅、綠、藍色等),並不會影響老鼠的取食性,又可充當警戒色,以防人畜誤食。而為能確保民眾使用安全,環保署已規定登記上市之環境用藥老鼠藥均要加入苦味劑,有效防止兒童誤食老鼠藥之意外發生,且亦不影響殺鼠效果。
老鼠怕什麼?老鼠怕漂白水嗎?
除上述驅鼠方法之外,可利用老鼠對氣味高度敏感的特性,嘗試以老鼠不喜歡、刺激的氣味做驅逐。KiTA友善動物協會資料指出,以下幾種有用於驅鼠的天然氣味、化學氣味及植物:
氣味 | 使用方法 | |
天然氣味 | 薄荷油、尤加利油、香茅、丁香油/丁香 | 將浸泡過精油的棉球及沾有精油的布放置於家中各處,或加強放置於縫隙和孔洞周圍,或使用噴霧噴灑或在老鼠出沒區域滴上幾滴精油。 |
化學氣味 | 樟腦丸、漂白水、氨 |
|
植物 | 薄荷、洋蔥、倒提壺 | 種植薄荷、洋蔥、倒提壺等老鼠不喜歡的氣味植物 |
另外,KiTA友善動物協會提到其他驅鼠方法,如:一些水和醋(白醋或蘋果醋)混合在噴霧瓶中,噴在老鼠經常出現的地方,或是在衣櫃中、床底放置肉桂、整顆丁香等。


老鼠嗅覺非常敏感,可利用老鼠不喜歡的氣味來驅趕。(圖/翻攝自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 Kindness to Animals)
防治鼠類「三不政策」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指出,鼠類防治工作首重在環境整頓,並先將食物及廚餘收拾好,若食物沒收拾好,將提供老鼠豐富的食物來源,極難吸引老鼠吃滅鼠餌劑。防治鼠類「三不政策」包括:
- 封閉鼠道,不讓鼠來:封住居家周圍可能的老鼠洞及相關空隙,防止老鼠進入屋內。建議門窗裝上孔徑不超過一公分的金屬紗網。
- 斷絕糧食,不讓鼠吃:斷絕老鼠食物來源,將食物與飲水收藏於適當的封閉容器內,以免引來老鼠覓食,務必做好廚餘回收,將廚餘從垃圾中分離出來,如果無法馬上丟棄,應立即予以加蓋,碗盤廚具使用完畢後儘快清洗,保持廚房整潔。
- 整理環境,不讓鼠住:住家盡量減少堆積雜物,屋內陳設力求簡單,天花板、夾壁等盡量避免,如有庭園應定期清除雜草,以免供給老鼠躲藏與築巢的處所。
參考資料:環境部環境用藥安全使用宣導網、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環境部、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台灣友善動物協會 Kindness to Animals
【延伸閱讀】
如何消滅螞蟻大軍?螞蟻怕什麼?教你找出螞蟻源頭及滅蟻5方法
蟑螂大便都是細菌,不是掃完就沒事!教你6步驟清理+消毒,一表分辨蟑螂、壁虎、老鼠大便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