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結石刷得掉嗎?怎麼清?牙結石形成原因及清除方法一次看

牙結石多見於下領牙齒的舌側,外觀為黃色,可以明顯與牙齒顏色區分。隨著時間推移,經過不斷地鈣化和沉積,牙結石顏色可能會逐漸加深為棕色甚至黑色。(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牙結石形成原因
牙結石長怎樣?
牙結石刷得掉嗎?
牙結石怎麼清除?
如何預防牙結石形成?
{DS}
衛福部指出,根據研究顯示,我國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其中有5成處於嚴重的狀態,而且牙周病會隨著年齡增長漸漸惡化。當口腔清潔不良會導致牙菌斑產生、牙結石形成,加上沒有定期洗牙,就會逐漸形成牙周病。悅庭牙醫診所曹皓崴醫師撰文指出,牙結石顏色越黑,代表裡面的細菌越毒,對牙齦傷害也就越大,平均1c.c.的牙結石卡超過1億隻細菌,根本是細菌的高級住宅區。牙結石長怎樣?刷得掉嗎?牙結石原因及清除方法一次整理。
牙結石形成原因
牙結石(Dental Calculus)是指牙齒表面因牙菌斑鈣化而形成的硬化物。牙根與牙齦尖的小縫隙稱為齦溝,容易堆積食物碎屑且位置不易清潔,長時間下來隨著牙菌斑的堆積,與口腔內的細菌相互作用,最終形成鈣化的磷酸鈣,也就是牙結石。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牙醫部吳宜亭醫師指出,牙結石的形成來自牙菌斑(細菌生物膜)的貢獻,加上唾液及牙齦溝液中礦物鹽的沈積,成分主要為鈣、磷等無機物,牙結石表面通常還會覆蓋一層未礦化的牙菌斑。
沐光美學牙醫診所指出,進食後30分鐘,嘴巴中就會形成牙菌斑,如果此時還沒有即時清潔,細菌久了就會鈣化形成牙結石。若放任牙結石不處理,未來就容易出現牙齦發炎、牙周病等問題,也有可能導致牙根外露,牙齒不但變得很敏感,嚴重者可能還要面臨拔牙。
牙結石通常是因為口腔衛生不良所造成的。以下情況可能出現增加牙菌斑和牙結石的生成:
- 口腔清潔不確實:刷牙方式不正確,尤其是沒有清潔到牙齒與牙齦交界處,容易累積牙菌斑。當牙菌斑長期未清除就會變硬,最終形成牙結石。
- 飲食習慣:如食用過多含糖食物或飲料,加上口腔清潔未確實,以至於細菌滋生,導致牙菌斑累積,形成牙結石。
- 吸菸:煙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化學成分會滲入牙齒表面,造成色素沉積,使牙齒變得暗淡或呈現黃色,同時造成其他口腔問題。
- 口腔乾燥:牙醫師黃文龍指出,乾燥的口腔燥容易引起口臭、口腔炎症等問題,且唾液可以幫助維持口腔清潔,減少口腔內的細菌和病毒的數量,從而減少口腔疾病的風險。簡單來說,口腔過於乾燥、唾液減少,清潔能力就會下降,以至於容易導致牙結石。
- 戴牙套:北大昕成牙醫齒顎矯正專科醫師劉姜麟指出,傳統鋼絲牙套因無法自由取下,較不易進行潔牙,飯後須透過特殊的工具仔細清潔,否則容易卡菜渣、堆積牙結石,進而產生牙周病或蛀牙。
牙結石長怎樣?
如果牙齒開始出現牙結石,可能會注意到:牙齒上有黃色、棕色或黑色污漬、口臭、牙齦炎(牙齦紅腫或出血),以及牙齒上一層堅硬的、類似硬殼的塗層。其中,牙結石通常有難聞的氣味,還會導致在牙齒和牙齦之間的區域形成囊袋,細菌和食物殘渣便會滯留於此,導致口臭或口腔異味。牙醫師歐凱捷指出,牙結石一般多見於下領牙齒的舌側(靠舌頭的一側),外觀為黃色,可明顯和牙齒顏色區分。隨著時間推移,經過不斷地鈣化和沉積,牙結石顏色可能會逐漸加深為棕色甚至黑色。
另外,牙醫師曹皓崴表示,結石顏色越黑,代表裡面的細菌越毒,對牙齦傷害也越大,平均1c.c.的牙結石卡超過1億隻細菌,可說是細菌的高級住宅區。曹皓崴也提到,黑色的牙結石無法自己檢查,若要自我判斷是否有致病的黑色牙結石,簡單的方法為觀察平時牙齦會不會異常流血,如早上起床時口內有血味、吃水果時水果咬痕有沾上血痕,或是輕輕刷牙就流血等等。
牙結石刷得掉嗎?
不能。牙結石形成過程較慢,一旦形成,不容易自行去除。一般來說,牙結石是由牙菌斑鈣化而成的硬化物質,通常無法透過刷牙清除,因為牙結石已經固化變得堅硬,必須使用牙科器械中的超音波洗牙設備或水雷射來清除,以透過震盪的方式將牙結石震除。另外,沐光美學牙醫診所提醒,口腔中的牙結石是無法透過刷牙清除的,應避免用其他尖銳的物品、嘗試親自剔除結石,以免破壞到牙齒、口腔黏膜甚至誘發牙周發炎。
牙結石怎麼清除?
歐凱捷表示,牙結石除了會引起口臭,還會不斷滲透至牙齒下面,進而引起牙齦發炎、牙周病,造成牙齦萎縮、齒槽骨流失,甚至導致牙齒鬆動。至於,要怎麼清除牙結石?健保署指出,當牙菌斑堆積太久,會鈣化成為牙結石,刷牙時無法完全清除,此時最好至牙醫診所,利用超音波震盪的力量,把牙結石震下來,作全口牙結石清除(即為一般民眾所稱的「洗牙」)。一般每半年至一年要作一次全口牙結石清除,維持牙周健康。
根據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資料指出,牙結石清除術的清除範圍主要為牙齦上區域,以及部分的牙齦下區域。除了使用超音波洗牙之外,亦可利用牙周刮刀除去齒齦下牙結石。以下依牙結石清除(洗牙)方法的不同說明整理:
- 超音波洗牙:超音波洗牙是透過高頻聲波震動的方式將牙結石震碎,然後用水噴射將其清除,能有效去除大部分硬化的牙結石。
- 手動刮治:使用手動刮治器刮除牙齒表面的結石,尤其是那些較為頑固或較難觸及的地方(如牙齒內側、牙齦線下方)。根據台中榮民總醫院資料指出,由於利用牙周刮刀除去齒齦下牙結石較花時間,操作者須接受特別訓練,一般牙科診所使用機會較少,多用在清除牙齦下結石。
- 噴砂洗牙:使用噴砂設備將細小顆粒(如碳酸氫鈉)噴射至牙齒表面,而這些細小顆粒可幫助去除輕微牙結石和牙齒表面的色素。太平寶佳牙醫診所指出,噴砂洗牙又被稱為噴砂美白,主要是利用小蘇打粉與高壓水柱的物理原理,來去除牙齒表面的污垢,如檳榔垢、菸垢等等,盡量使牙齒恢復原本的齒色。噴砂洗牙與健保洗牙主要的差別在於,健保洗牙是清除牙結石預防牙周病,噴砂洗牙則是去除表面髒污,恢復牙齒顏色。
如何預防牙結石形成?
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於預防牙結石至關重要。為了避免蛀牙和牙齦疾病等問題,最好先阻止牙結石的形成。為了防止牙結石形成,不妨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 維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包括飯後刷牙(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並採貝氏刷牙法正確刷牙)、使用牙線或牙間清潔牙齒、使用抗菌漱口水等。
- 戒菸:吸菸會增加牙結石形成機率,儘早戒菸有助於維護口腔健康。
- 少食含糖食物:糖分是口腔細菌的食物,長期攝取過多糖分會促使牙菌斑的形成,增加牙結石的風險。建議减少攝取含糖饮料、零食的摄入,以及避免長時間讓糖分停留在口腔内,食用完應立即刷牙。
- 多喝水:保持口腔濕潤,並藉由水冲走食物殘渣和細菌,以減少牙結石的形成,尤其是在吃完含糖食物之後。
- 定期洗牙與及早治療牙周問題:最好每6個月洗牙一次,依據衛福部健保署規定,13歲(含)以上民眾,每半年享有一次健保給付洗牙;未滿6歲幼兒則每半年補助1次。另外,牙結石的形成與牙齦炎和牙周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建議若有牙齦紅腫、出血等症狀,儘早至牙科治療。
參考資料:打開嘴巴說亮話 曹皓崴醫師、沐光美學牙醫診所、歐凱捷Dr.Ou牙醫Club、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黃文龍醫師、北大昕成牙醫診所、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台中榮民總醫院、太平寶佳牙醫診所、Cleveland Clinic
【延伸閱讀】
牙齦萎縮能長回來嗎?如何補救?牙齦萎縮原因及治療方式一次整理
「牙齦流血」怎麼辦?7大牙齦流血原因及治療一次看!牙醫教你4招預防牙齦流血
牙周病症狀刷牙流血、口臭...會傳染嗎?一文看牙周病的成因、健康風險與預防法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