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症狀胸痛、咳嗽...會自己好嗎?6大原因、治療與急救方法

氣胸(Pneumothorax),俗稱「爆肺」,是指空氣不正常地進入肋膜腔中,導致肋膜腔產生正壓,壓迫肺臟造成「肺塌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氣胸是什麼?
氣胸發生原因
氣胸症狀
氣胸會自己好嗎?
氣胸治療、緊急處理方法?
氣胸多久會好?
氣胸的死亡率
氣胸痛和心臟病疼痛如何區分?
{DS}
金曲歌王方大同病逝,享年41歲,據悉他在生前曾因氣胸數度住院。氣胸是什麼?為何好發於身材高瘦的年輕男性?氣胸會自己好嗎?如何治療與急救?以下完整介紹。
氣胸是什麼?
氣胸(Pneumothorax),俗稱「爆肺」,是指空氣不正常地進入肋膜腔中,導致肋膜腔產生正壓,壓迫肺臟造成「肺塌陷」,影響肺臟通氣及回心靜脈血流,導致患者產生胸悶、胸痛、喘、呼吸困難、心跳快、休克等症狀。


▲氣胸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氣胸發生原因
氣胸的發生原因依其種類而有所不同,如原發性氣胸、外傷性氣胸、張力性氣胸等,以下逐一介紹:
原發性的自發性氣胸
自發性氣胸是指沒有外來因素下,自行發生的氣胸。好發於男性,男女比約為6:1,特別是身材瘦高的男性、吸煙者較易發生,年齡大約在15歲到25歲間;病理上常見原因為肺上葉接近尖端之囊泡破裂。
台大外科部主任、胸腔外科醫師陳晉興過去受訪表示,原發性氣胸的發生原因有一說是因為青春期男性生長速度過快,特別是身高突然抽高時,肺部頂端的血流較少,導致缺氧發炎,進而產生氣泡,當這些氣泡破裂時,就會導致氣胸。
續發性的自發性氣胸
易發生在已有肺臟疾病者,包括氣喘、肺結核、肺氣腫、及肺膿瘍等。這些病變使肺泡壁的彈性漸漸降低,促使水疱的形成,水疱破裂後造成通道,空氣經有此通道進入肋膜腔而形成氣胸。
外傷性氣胸
常為胸部鈍傷的後遺症,來自肺泡的破裂或肋骨骨折所造成的肺臟撕裂傷。
醫源性氣胸
由醫療過程或治療所造成之氣胸,如肺部腫瘤的穿刺取樣,肋膜取樣等。
開放性氣胸
常發生於刀傷或鎗傷之後,主要是指外在的空氣於吸氣時經由胸壁上的開口進入肋膜腔內,於呼氣時又經由此開口排出。
張力性氣胸
是指空氣滯留在肋膜腔內而無出口,也就是每次吸氣時,空氣會由裂開的肺臟或胸壁上的傷口進入肋膜腔內,但呼氣時空氣卻排不出去,使肋膜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張力性氣胸是一種威脅生命的臨床急症,不立即治療可以致死。
氣胸症狀
氣胸發生時會感受到突然且尖銳的胸痛、胸悶、呼吸短促、呼吸困難、昏倒、臉色蒼白、心跳快速、容易疲勞、咳嗽、有時伴有咳血情形、不對稱的胸壁運動。
氣胸會自己好嗎?
若症狀輕微,是會自行痊癒的,通常症狀也不明顯,只要休息一下就會慢慢緩解。但如果出現血壓下降、心跳加快、四肢末端會發紺(藍紫色)等張力型氣胸症狀,得立刻就醫治療,否則嚴重時會導致生命危險。
氣胸治療、緊急處理方法?
氣胸的治療與緊急處理方法根據其種類而有所不同,根據台北榮總衛教資訊,以下逐一介紹。
閉鎖性氣胸
原發性、續發性、外傷性、醫源性等屬於閉鎖性氣胸,治療方式介紹如下:
治療方法 | |
觀察 | 適用於第一次發作,沒有症狀,範圍小於20%且後續追蹤的胸部X光片,沒有繼續擴大。可等待其自行吸收,約需一至兩個禮拜。若給予高濃度的氧氣,可縮短吸收時間。 |
胸管引流術 | 插上胸管,接胸腔引流瓶,治療成功率約70-80%,是目前氣胸病患到急診常用的第一線治療。但一般而言,復發率仍是偏高。 |
胸腔鏡手術 | 胸腔鏡手術危險性低、傷口小、疼痛減輕、又能將再發的可能性降到1 ~ 3 %。手術後一個月內建議不要劇烈運動或空中旅行。 |
化學性肋膜固定術 | 由胸管注入刺激性物質至肋膜腔,並鼓勵個案改變姿勢,有助於肋膜彼此的黏連而預防復發。 |
開放性氣胸
緊急處理方法:以敷料堵住胸壁傷口,使開放性傷口變成閉鎖性,有助預防外在空氣再進入肋膜腔內。
張力性氣胸
緊急處理方法:用一支大號針經患側鎖骨中線第2或3肋間或腋前線第5肋間刺入肋膜腔內,使其內空氣溢出以暫時解壓。
氣胸多久會好?
氣胸的嚴重性可大可小,因此康復時間會依據其危急程度而定。
- 對於症狀輕微者(沒有明顯呼吸困難),醫師會建議先觀察,或是輔以氧氣治療,多數病患經過6到8小時,肺部組織自行修補漏洞後,症狀就會緩解。統計顯示,約6到7成的氣胸患者經過休養與氧氣治療,氣胸狀況就可以解除。
- 如果是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就建議手術治療。例如:藉由X光影像,可以計算出肺部因為氣胸所造成的塌陷範圍,如果塌陷範圍已經超過原本肺部的邊緣2公分的話,就屬於比較嚴重,這時醫師多半會建議進行積極的治療,解決胸悶、喘的症狀。
氣胸的死亡率
對於帶有張力性氣胸的患者,最嚴重可能會發生休克現象,甚至死亡,而氣胸有約1/500的死亡率,大多都會發生在張力性氣胸的患者身上。
氣胸痛和心臟病疼痛如何區分?
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林孟暐指出,如果拿氣胸跟心臟病的疼痛相比,症狀感受上會有以下幾點差異:
- 氣胸多半是悶痛並伴隨著一點喘,而心臟病則是痛感明顯而且會痛到冒冷汗。
- 氣胸疼痛感較不明顯,主要是因為人體在靜止狀況下,只要一邊的肺臟就足夠支撐人體所需的載氧量,所以很多突發性氣胸多半會在激烈運動後發現;又或是兩、三天後悶痛持續沒有減緩,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氣胸發作。
- 如果門診來的是年輕、高、瘦男性,又是主訴胸悶、喘持續了好幾天,而且是在運動後特別明顯,就很有可能是氣胸。
- 醫師替病人聽診時,如果一邊的肺部聽不到呼吸音,而另一邊正常的話,也很有可能是氣胸。當然最準確的還是要照X光,如果從X光片上無法看到肺外緣紋路,就可以確診是氣胸。
延伸閱讀
經期胸痛,竟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引起...婦產科醫師揭:妳不知道的「月經型氣胸」
胸痛、胸悶...小心「自發性氣胸」!氣胸症狀與後遺症一次看,「這類人」是高危險群
參考資料:國軍台中總醫院、全民健康基金會、台北榮總、陳晉興醫師、仁愛醫院
責任編輯:曾耀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