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狀原因公開!突然低血糖怎麼辦?吃什麼緩解一次看

低血糖不僅發生於糖尿病患者,健康人也可能出現低血糖狀況,因此了解低血糖的成因、症狀與應對方法十分重要。(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除了糖尿病 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糖症狀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是低血糖?
突然低血糖怎麼辦?
低血糖吃什麼?低血糖時可以吃巧克力嗎?
低血糖會死嗎?低血糖的危險性
如何預防低血糖?
{DS}
出現手抖、頭暈、冒冷汗...竟可能是「低血糖」找上門!低血糖(Hypoglycemia)是指血糖值低於正常範圍,通常指血糖濃度低於70 mg/dL,或血糖從高濃度驟降,較常發生在糖尿病友身上。血糖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當血糖過低時,可能會影響大腦與身體功能,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昏迷或危及生命。
低血糖不僅發生於糖尿病患者,健康人也可能出現低血糖狀況,因此了解低血糖的成因、症狀與應對方法十分重要。
除了糖尿病 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糖的成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糖尿病相關原因
- 過量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糖尿病患者若使用過多降血糖藥物,可能導致血糖過低。
- 長時間空腹或未按時進食:未及時補充食物可能導致血糖驟降。
- 劇烈運動:運動消耗大量能量,若未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可能導致血糖下降。
2. 非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
- 飲酒過量:空腹大量飲酒會影響肝臟釋放葡萄糖,可能導致低血糖。
- 感染:嚴重感染、腹瀉或食慾下降,可能導致血糖下降,但發生機率較低。
- 營養不良與代謝問題:嚴重消瘦、營養不良、尿毒症或腎上腺功能低下,可能影響肝臟葡萄糖輸出,導致低血糖。
- 胃切除手術後:食物快速進入小腸,導致葡萄糖迅速吸收並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可能造成低血糖。
- 潛伏型糖尿病(Occult Diabetes):因胰島素分泌延遲且過量,進食後血糖先升高再急速下降,這類患者通常有糖尿病家族史,建議控制體重、少量多餐、增加膳食纖維以減少低血糖發生。
- 胰島素分泌腫瘤:如胰島細胞瘤(Insulinoma)。
低血糖症狀
低血糖的症狀因人而異,通常會隨著血糖下降的程度變化。若出現嚴重低血糖症狀,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輕度低血糖症狀:頭暈、頭痛、心悸、手抖、飢餓感強烈、出汗、臉色蒼白、情緒不穩、焦慮
中度低血糖症狀:注意力不集中、思緒混亂、視力模糊、動作不協調、語言不清
重度低血糖症狀(危險):意識模糊或昏迷、抽搐或癲癇發作、喪失知覺
另,根據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衛教資訊顯示,低血糖的症狀可分成「自主神經症狀」以及「神經缺糖症狀」兩種類,其發生的時間點與症狀皆有差異。
自主神經症狀:通常在血糖低於 54 mg/dL 時比較明顯,包含腎上腺症狀(心悸、手抖、焦慮)、膽鹼性症狀(冒冷汗、肚子餓、感覺異常)。
神經缺糖症狀:通常在血糖低於 40 mg/dL 時可能會出現,包含頭暈、虛弱無力、反應遲鈍、癲癇,嚴重時甚至會昏迷、死亡。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是低血糖?
根據「惠普三要項(Whipple’s Triad)」,低血糖需符合以下三特徵。但要留意,糖尿病友的低血糖不一定有明顯症狀,不完全適用惠普三要項,糖尿病患要特別小心發生沒有症狀的低血糖。
1. 有低血糖的症狀。
2. 有症狀時測量到的血糖值偏低。
3. 血糖上升後症狀得到緩解。
突然低血糖怎麼辦?
如果突然出現低血糖症狀,應迅速補充糖分(15克快速升糖食品,如一顆糖果或半杯果汁)。等待15分鐘並檢測血糖,若仍低於70 mg/dL,則再補充一次。症狀改善後,食用含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麥麵包加花生醬。若無法進食或意識不清,應立即就醫,嚴重時需注射葡萄糖。
低血糖吃什麼?低血糖時可以吃巧克力嗎?
當出現低血糖時,應迅速補充含糖食物,以恢復正常血糖水平。以下是一些適合低血糖時食用的食物:
快速升糖食物(即時補充):葡萄糖片或糖果、果汁(如蘋果汁、柳橙汁)、蜂蜜或糖水、可樂等含糖飲料(避免無糖版)
維持穩定血糖的食物(後續補充):全麥麵包、燕麥片、堅果與種子、低脂蛋白質(如雞蛋、豆腐、魚肉)
在補充糖分後,應再攝取蛋白質或健康碳水化合物,以維持血糖穩定,避免再次下降。
另,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資訊指出,許多人會認為低血糖時吃巧克力有幫助,其實巧克力當中脂肪的成分高,特別是純度較高的巧克力,由於糖分相對較少,因此提升血糖的效果較差。低血糖時,建議吃精緻糖,或是喝150c.c.左右的含糖飲料,效果會比吃巧克力更好。
延伸閱讀:糖尿病飲食要注意什麼?飲食7大原則及禁忌表一次整理
低血糖會死嗎?低血糖的危險性
低血糖若未能及時處理,可能導致以下危險:
- 影響大腦功能:大腦主要依賴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低血糖可能導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決策能力。
- 昏迷與癲癇發作:嚴重低血糖可能導致癲癇發作,甚至失去意識,需立即緊急處理。
- 心血管問題:低血糖會促使體內釋放腎上腺素,可能導致心跳加快、血壓變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事故風險增加:低血糖時容易頭暈、視線模糊,可能導致跌倒、車禍等意外事故。
- 長期健康問題:頻繁低血糖可能影響身體代謝機制,提高患上其他慢性病的風險。
如何預防低血糖?
預防低血糖可以從飲食、生活習慣和藥物管理等方面著手,這裡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降低低血糖的風險:
- 定時進食:避免長時間空腹,定時進食三餐,並在餐間適當地加餐,以保持血糖穩定。
- 選擇低升糖指數(GI)食物:選擇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全穀類、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能讓血糖上升緩慢,避免突然降血糖。
- 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如果你正在服用降糖藥物,尤其是胰島素,應根據飲食計劃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避免過量,從而降低低血糖風險。
- 避免過度運動:過度的運動可能導致血糖過低,因此要注意運動量,並在運動前後進食,維持血糖穩定。
- 隨身攜帶快速補充血糖的食物:如含糖飲料、葡萄糖片、果汁等,這樣一旦感覺到低血糖的症狀時,能迅速補充血糖。
- 定期監測血糖: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測量血糖,並根據血糖變化調整飲食或藥物。
- 避免飲酒過量:過量飲酒可能抑制肝臟產生葡萄糖的能力,從而引發低血糖。
- 服藥注意:如果你正在使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請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劑量,並注意與食物的搭配。
延伸閱讀:糖尿病年輕化!國外研究:「○○歲」就罹病壽命恐少14年...新型腸泌素助擺脫「糖胖」惡性循環
參考來源: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桃園醫院、東元綜合醫院、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