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交代「遺產分配」不一定成立!律師告訴你:沒做「這件事」就算錄音、錄影存證也沒用

不分族群、無論財產多寡,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財富傳承的問題。如果我們一生都在努力累積財富,那麼更應該重視死後財產的去向。財富傳承專家蘇家宏律師經手過無數繼承案件,他心疼每一個因為分產反目成仇的家庭,大力倡導每個人都應及早預立遺囑,透過一份愛的法律文件,當家庭的靠山,讓財富永流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不分族群、無論財產多寡,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財富傳承的問題。如果我們一生都在努力累積財富,那麼更應該重視死後財產的去向。財富傳承專家蘇家宏律師經手過無數繼承案件,他心疼每一個因為分產反目成仇的家庭,大力倡導每個人都應及早預立遺囑,透過一份愛的法律文件,當家庭的靠山,讓財富永流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蘇家宏2025-04-08

口頭承諾沒有用──不立遺囑,遺產就是「共有平分」

老王有太太和三個孩子,他生前常常說將來要如何分配財產給孩子,家和萬事興。老王有一間公司,並持有70%的股份;名下有一間房產自己住,還有另一間房子收租。

老王的想法是這樣的:太太大半輩子都跟著我打拚,過世後老家自然留給她住。大兒子已結婚有小孩,有妥善經營公司的專業能力,就把公司股份留給他;老二則繼承目前在收租的房子;現金存款則留給女兒。

老王覺得這樣的分配十分合理,刻意選在過年團聚時把想法告訴家人,席間還叮嚀孩子們錄音錄影為證,家人們也都沒有提出異議。

幾年後老王安詳離世,家人清點老王的遺產,發現老王擁有的資產合計約價值1億元。在沒有預立遺囑的情況下,根據法律規定,老王的遺產由全體繼承人平分,配偶及三名子女每人應該拿到2500萬資產。

這時,如果依照老王的想法分配,會發生有人分不到2500萬元的情況,沒有拿足2500萬的孩子開始覺得不對勁,認為依照法律,自己理應擁有更多。即使媽媽站出來苦口婆心勸孩子:這是爸爸的遺願,也在全家面前講了這麼多年,我們應該按照爸爸的意思分家產。但孩子仍不服氣,一狀告上法院。

雖然老王在生前多次明確表達意願,且有錄影、錄音,但仍不符合法律遺囑要件,最後法院判決,老王的太太和三名子女可以各得老王所有遺產的四分之一。

不立遺囑,遺產就是「共有平分」

要避免類似老王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好的方式就是預立一份具法律效力的遺囑,把對財產分配的想法完整寫下來,避免無謂的爭議。

就算想要很「公平」地分配,但實際上我們生平累積下來的財產,不見得都能轉換成數字,也就無法完全均等地分配。換句話說,表面上看起來我有三棟房子,分別給三個孩子好像挺公平,實際上也會因為房子位於不同區域、地段、屋齡不同等條件,而擁有不同的價值,孩子若要爭取「比例上平等」或「價格上平等」,未必會同意一人一間的分配。

法律上為了講求公平,在沒有預立遺囑的情況下,繼承人就要按照法定應繼分比例來分配財產,所有財產都是由繼承人「公同共有」。舉例而言,爸爸過世後留下來的一間房子,就會是媽媽和三名子女公同共有,在未經過分割程序分配財產之前,不能說每個人都有這間房子的四分之一,未來還要面對「平均分配」的問題。

有一個案子是這樣的: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