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是不順心?精神科醫師解釋:「一次過一天」的真正意義,教你找回日常穩定感

我們的生活常常是連帶著過去幾天的情緒影響,經常是憤怒、不愉快;也常常活在對未來的期待中,像是興奮著一個月後的旅行。(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們的生活常常是連帶著過去幾天的情緒影響,經常是憤怒、不愉快;也常常活在對未來的期待中,像是興奮著一個月後的旅行。(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認真過活、享受生命、接納艱難,跟認識世界本相,而非不確的期望

之前分享了《寧靜禱文》* 的上半篇,即使對於沒有信仰基督教的人,對心理健康有益,也是心理治療上重要的指引原則:

賜我寧靜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
賜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
並賜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

結論就是生活中需要寧靜去接納、勇氣去改變、智慧去過日子。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下半篇,其實這不是基督教義裡的重點項目;卻跟心理健康,心理學上的生活準則更有關(附英文原文,刪掉一句「能夠效法耶穌」,不認為這件是跟耶穌有關):

認真地去過每一天,
享受生命的每一時刻;
接納艱難作為進入平安的途徑…
接納這罪孽世界的本相,而非自己所期望的那個世界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Accepting hard ship as a pathway to peace,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原著Reinhold Niebuhr 雷茵霍爾德·尼布爾

認真地去過每一天,原文是一次過一天

甚麼是一次過一天呢?意思其實不只是字面上那麼簡單,是指不要活在對未來擔心焦慮裡(對廣泛性焦慮症患者來說最適用),也不要是貪婪、過度期待的陰影;舉例來說,像前一兩天就排隊購買演唱會門票,期待媽祖繞境鑽轎底。

不是生活中不能對未來有所期待、規劃的意思,也不是真的不能排上48小時去搶票,是指要先把每一天認認真真、實實在在的過好。我們的生活常常是連帶著過去幾天的情緒影響,經常是憤怒、不愉快;也常常活在對未來的期待中,像是興奮著一個月後的旅行。

生活是有一定的紀律跟規劃的,現在很多病人的問題是不知道怎麼過生活,可以叫外賣外送,連門都不想踏出去,更遑論規律的運動跟社交。

享受生命的每一時刻,就是享受當下?不,其實有非常深厚的內涵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很多人的直覺就是享受當下,其實不是的,而是有節制的不透支未來的快樂,抱持正向的情緒面對當下的處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賽、赫曼,在他的《輕微的喜悅》一書中提到,當代人都太重視「追求快樂」,而快樂往往失去節制,希望越多越好,也最好一直持續。

台語叫「憨暢」,意思是「愚蠢的過度快樂」,我有一個病人,老公還蠻有錢的,退休後一個旅遊接下一個旅遊,幾乎有一半的時間不在家。到最後她累了,不再能享受旅遊的樂趣,睡眠也出現障礙。她老公「憨暢」自己的體力可以負荷,但是生活變得零碎、不安定,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並不是好事。

所謂「輕微的喜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找出會令人心情愉悅的事物,像路邊一隻漂亮的小鳥,不期而遇看到的幾叢櫻花,一些生活中的小確幸。所以「享受生命的每一時刻」並不是追求快樂,或者在快樂的情緒中沉溺,更不是「不快樂就覺得生活不夠好」,享受之餘也帶著節制跟自律。

迎接艱難,作為進入平安的途徑

這句相對就單純很多,像是禱文中之前提到,在不能被改變、悲慘的世界裡找到寧靜。像是車或少了一條腿。情緒上要止損、接受遺憾,過著平靜、從無到有的加法人生。

接納這罪孽世界的本相,而非自己所期望的那個世界

很多病人是罪孽的受害者,像是被詐欺、被性侵、被霸凌,跟父母很不好,像喝酒打人、賭博。這個世界會欺負、凌虐別人的約有20%,因為利害關係而搖擺的有60%,根據二次大戰德國迫害猶太人的研究。所以不要一廂情願的相信「人性本善」,尤其是對本性善良的那百分之二十;往往受害者會深陷憤怒、哀傷中而無法自拔。

唯有當你接納這些罪孽的本相,改變自己「人性本善」、「正義必勝」的期望,你才是活在真實的世界裡。活在想像的世界裡,或許你會覺得比較美好、比較放心,但是也容易受害,更容易因為失望而痛苦、憂鬱。所以:

認真地去過每一天,
享受生命的每一時刻;
接納艱難作為進入平安的途徑…
接納這罪孽世界的本相,而非自己所期望的那個世界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作者簡介_黃偉俐 醫師

現任偉俐民生身心診所資深主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偉俐民生身心診所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診療室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診療室

查看全部

黃偉俐 醫師

現任 偉俐民生身心診所資深主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偉俐民生身心診所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