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記性差...憂鬱、失眠、焦躁都可能是失智症狀!失智問題多,家人應如何照護?
一提到失智症,一般人馬上會和「記性變差」聯想在一起,因為失智症最為人所熟知的是認知功能退化的問題;其實,除了記憶力之外,認知功能還包括注意力、語言能力、執行力及計算能力……等;不過,當老人家這些能力變差時,卻常被誤以為是自然老化現象。此外,失智症還可能伴隨許多精神行為症狀,例如變得易怒、憂鬱、失眠……,很多人卻認為長輩年紀大了,所以才「老番顛」,因而延誤就醫時機。究竟失智症還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症狀呢?
失智症狀多樣化 家屬須用心觀察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醫師指出,由於大腦掌控的功能很多,失智症狀也相當多樣化,臨床上主要歸納為「日常生活功能」、「精神行為問題」及「認知功能障礙」三大類;觀察長輩是否出現失智前兆,應掌握一個重要原則:「和以前相比,情況改變了」。例如,以往家裡總是整理的乾乾淨淨,現在卻亂七八糟;過去購物時能正確計算出應該找回多少錢,現在卻沒有辦法;以前喜歡出門和朋友聊天,現在卻老是窩在家裡,亦或是睡眠情況變得比以前糟等等。
失智症雖無法完全治癒,但藉由藥物或非藥物等各種治療方式,有機會延緩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失智症前期需要密集判斷及檢查,更需要固定醫師及專科醫師來診斷;不過,最令照顧者感到困擾的,往往是患者精神行為的異常。「常有失智症家屬問我,為什麼我爸爸(或媽媽)一下子憂鬱、一下子躁鬱,突然又出現失眠問題?他到底得了多少病?」蔡佳芬醫師進一步解釋,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包含層面很廣,患者可能隨著病程進展而出現不同的問題,而且會變來變去、時有時無,其實它們都屬於失智症的範疇,並非罹患了其它疾病。只要出現與往常行為不同,就建議儘早就醫檢查,避免症狀再惡化。
多利用資源 分散照護壓力
隨著高齡化及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失智症照顧者被逼入絕境而上演人倫悲劇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失智病的病程很漫長,加上疾病的特殊性,常讓照顧者精疲力盡。「照顧別人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照顧好,失智症照顧者更要注重自己的健康!」蔡佳芬醫師提醒,失智症家屬應盤點自己能力及資源,包含身心障礙福利、喘息服務、居家陪伴等,不要把照護壓力全攬在自己身上。此外,多利用各地的失智友善社區照護網路,讓患者及家屬都能「走出去」,並且增加社交互動的機會。
「很多家屬剛開始都無法接受長輩生病,甚至會懷疑他們根本沒失智。」除了抗拒或否認之外、知識面不足、照顧者對自我的要求太高、無法放鬆自己或放寬心等因素,都是導致雙方關係緊張的原因。對家屬而言,最重要的是接受親人生病的事實,並且對疾病本身多一些了解,如此對於患者脫序的行為,也就更能釋懷。失智症長輩,大多沒有病識感,很多人會有藏藥行為,可能患者嘴巴吃了,還會吐出來,這時可多與醫師討論,讓長輩持續接受醫師的建議治療,除了常見的口服藥物,可書寫的皮膚貼布等多元給藥方式,都是讓患者持續治療、分散照護壓力的資源。此外,家屬也可以多思考什麼方式對病人或照顧者最好?例如,入住專業的長照機構,反而可以讓長輩得到更妥善的照顧;或遇到失智長輩發脾氣時,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適時的保持距離,除了讓自己暫時抽離,也讓患者情緒能得到抒發。「家屬需要理性與感性並存,才能為失智症患者做出最好的選擇或安排!」蔡佳芬醫師語重心長的提醒。
多活動 多日照 避免黃昏症候群
大部分失智症患者都有「黃昏症候群」或「日落症候群」,也就是白天時情況比較穩定,等到太陽一下山,精神行為症狀就會跑出來。由於失智症患者腦部變化影響生理時鐘,夜晚來臨前剛好進入較混亂時期,才會出現白天正常、晚上特別難照顧的情況。建議,白天時多增加長輩的活動量、多讓他們出去曬太陽,並且保持三餐進食時間規律,慢慢將患者生理時鐘的節奏調節回來。不餓也要吃一些,維持生活作息。部分巴金森氏症患者會發展出失智症狀,除了對步態不穩、肌力不足等情況進行治療,也要注意他們的認知功能變化,衛福部也核准失智症藥物可應用在此類患者身上。
疫情爆發之後,時常影響日照中心上課情況或導致許多相關活動陸續停辦,這些都可能打亂失智症患者的生活節奏。「至少一半以上的家屬回報,疫情之後需花更多人力、物力來照顧失智長輩,而且患者退化的速度也加快!」蔡佳芬醫師指出,確實很多患者因疫情而中斷治療,甚至無法規律服藥;由於失智症用藥需專案申請,若患者病情退化程度超過預期,可能會影響健保給付的資格,雖然目前健保局對於持續專案藥物治療給付予以寬限,建議患者及家屬還是多利用慢性處方籤、視訊門診、遠距課程等服務,維持就醫治療及生活的規則性。
別抗拒至精神科看診 及早揪出失智
「現代醫學有很多武器可以揪出早期失智,甚至在失智症發生之前,就找到蛛絲馬跡,民眾一定要多加利用!」蔡佳芬醫師表示,當患者出現記憶力變差等症狀,通常失智情況都已經進展一段時間;失智症前期症狀,幾乎都是從「輕度行為障礙」開始,例如個性改變或情緒低落等,建議大眾不要排斥至「精神科」就醫檢查,如此才有機會更早發現失智症高危險群,進行預防介入。社會大眾對失智症有更多理解、更多包容,對患者更多「友善、尊嚴」,口氣跟態度不同,感受就會不同、及早揪出失智。
失智症是全世界都需面對的議題,除了治療之外,如何打造一個友善又有尊嚴的環境,讓患者安心的走完最後一哩路,則是我們必須共同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