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藥怕復發、吃藥又怕傷小孩...懷孕後,能吃精神科的藥嗎?看醫師7大建議

撰文者: 黃惠琪 醫師2015-10-23
現在的準媽媽們,壓力真是太大了!

在計畫懷孕以及懷孕的過程中,有些女性擔心可能要暫時中斷工作或事業,煩惱事業與家庭難以兼顧;有些人煩惱小孩出生後,除了自己與另一半外,焦頭爛額之餘,還有誰願意提供支援?有人煩惱當了媽媽,就再也回不去以往能開心做自己的自由、擔心和另一半的對話只剩惱人瑣事;也有人在和另一半討論是否孕育下一代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和對方想得不一樣…更別說懷孕後,孕期當中的虛弱無力、害喜頭昏、睡眠品質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煩躁不安、情緒上下起伏等種種身心不適。

身心科的個案因為需長期服用藥物,在擔心症狀復發與對寶寶的影響之間,總是有許多疑問,難以下決定:「我要繼續吃藥嗎?哪些藥不能吃?有些藥對我情緒穩定和睡眠很有幫助,能不能繼續吃?吃了對寶寶有風險嗎?」這些問題對於個案本身、另一半與家屬、照護的醫師、甚至藥物研究人員都是困難回答的大議題。我們試著從美國麻州總醫院(MGH)提供的資料來分項討論。

統計顯示約有20%的婦女在懷孕時期有情緒與焦慮的困擾,特別是那些過去有身心疾病病史且在孕期當中停藥的婦女們。

有研究顯示,孕期中繼續服用抗憂鬱藥的婦女,26%會憂鬱症復發;但卻有高達68%的停藥婦女在孕期中憂鬱復發。換句話說,停藥婦女復發憂鬱症的機會是繼續服藥的2.6倍!

在躁鬱症當中也看得到這種在孕期中高度復發的傾向。因為懷孕而停藥的婦女有85.5%的機會在孕期中躁鬱症復發;而穩定服藥的婦女則約是37%的復發機率。

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即便在孕期當中繼續服藥,還是有可能在懷孕過程中出現憂鬱症或躁鬱症的復發。但是在有持續服藥的情況下,復發的機率是可以大幅降低的!

因此我們需要好好瞭解各種藥物的好處與可能的風險。

藥物等級分類

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有將藥物的懷孕危險等級做分類,但許多藥物仍缺乏大規模的人體研究報告。大部分的精神科藥物被分類為C或D級,但仍缺乏詳細的描述。

風險評估

許多人是在不知情或是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懷孕的,也有不少情緒壓力反應是在懷孕之後才開始出現。媽媽們常擔心正在服用的藥物會對胎兒造成傷害而斷然停藥。但許多身心疾病在沒有藥物治療之下,反而會對媽媽以及胎兒造成更大的影響。因此完全不吃任何藥物不見得總是最安全的方法!

憂鬱和焦慮會在孕期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處在憂鬱與焦慮的媽媽們可能無法給胎兒足夠的照護,甚至較可能用喝酒抽菸等方式讓自己較好過,但卻對胎兒有更不利的傷害。有些研究顯示,憂鬱的媽媽會造成胎兒體重不足或發育遲緩。懷孕後期的焦慮憂鬱也和胎兒早產,或是其他併發症(例如:子癲前症/呼吸窘迫/低血糖等)有關。

抗憂鬱藥與懷孕

在所有抗憂鬱藥物中,Fluoxetine(百憂解)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從大約2500個個案中知道,百憂解不會明顯增加先天性畸形。大部分的SSRI抗憂鬱藥也不會,除了Paroxetine這種藥(第一孕期使用有可能產生心臟方面的異常,但這也不是確定的結論)。傳統的三環抗憂鬱藥也沒有證據顯示和致畸胎性有明顯相關性。

如果吃百憂解或三環抗憂鬱藥沒改善症狀的話,Buporion可能是另一個孕婦的選擇,因為目前的研究顯示它並不會明顯增加致畸胎性。

至於較新的抗憂鬱藥如Venlafaxine或Mirtazapine,也沒有資料顯示會增加致畸胎性,但都還欠缺大量的研究資料。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