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是粉刺!臉上長這種一粒一粒...其實是會傳染的皮膚病,做臉只會越長越多!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林政賢 醫師2016-07-03

扁平疣是個常見的皮膚病毒感染,主要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第3、第10型感染皮膚所致,其他如第28,41,49及65型也都有被報告過。

外觀上,扁平疣的大小不一,呈膚色、粉紅色、紅色或棕色,排列較為凌亂不規則。

照片提供:林政賢皮膚科

扁平疣有時會排列成線狀,稱為Koebner’s phenomenon。

照片提供:林政賢皮膚科

最常與扁平疣搞混的皮膚病,就是脂漏性角化症。兩者外觀都是呈扁平顆粒狀,但脂漏性角化症大小較為一致,多半呈棕黑色,排列較為分散(如下圖右)。

照片提供:林政賢皮膚科

但較初期的脂漏性角化症較小顆,顏色有時較淡或呈膚色,就很容易誤診為扁平疣。如下面兩張圖。

照片提供:林政賢皮膚科

照片提供:林政賢皮膚科

另外,扁平疣也常被當作粉刺或痘痘來治療,輕者只是吃了無效的藥物,嚴重者則容易造成色素沉澱及疤痕,甚至還幫助病毒擴散。

扁平疣治療方式

治療扁平疣有兩類方式,一類是以正面衝突的破壞方式治療,另一類則是採迂迴間接的免疫療法,利用藥物誘發身體本身的免疫反應,來殺死病毒。

常用的破壞性治療方式有:液態氮冷凍治療、電燒、汽化型雷射(如二氧化碳雷射、鉺雅各雷射)、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等。冷凍治療破壞性強,但臉上容易留下色素沉澱。而汽化型的雷射,常常無法消滅肉眼還看不到的潛伏病灶,所以復發率較高,且因雷射後有傷口,有時反而造成擴散。

照片提供:林政賢皮膚科

另一方面,因扁平疣的病毒是躲藏在皮膚淺層,所以代謝角質及淺層的表皮層,也可治療扁平疣。外用A酸是常用的藥物之一,除了代謝角質外,也可引發輕微的發炎反應,有助於扁平疣的治療。水楊酸、果酸,也是類似的作用機轉。近期有論文報告以口服A酸治療扁平疣,治療2個月後,約有73%的治癒率。

照片提供:林政賢皮膚科

值得注意的是,坊間一些美容坊,號稱也可以治療扁平疣。此舉不但因美容師非醫師,卻執行醫療行為,明顯違法外,且常常因使用強酸、強鹼腐蝕皮膚來達到療效,而造成疤痕。甚至還有將扁平疣誤認為是「粉刺」,而進行「去角質」及「做臉」的療程,造成病毒的擴散,愈長愈多。如下圖即是筆者在路邊看到沙龍的廣告旗幟,連病名「扁平疣」都錯寫成「扁皮疣」,是否能正確診斷,實在令人存疑。民眾在治療前,一定要謹慎。

照片提供:林政賢皮膚科

1
2
單頁閱讀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