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發炎原因不單純 這些壞習慣恐增加大腸癌罹患風險!

撰文者: 杜韻如2023-09-25
生活緊張、壓力大、缺乏運動,或是經常暴飲暴食,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水果,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造成腹痛不適、便秘、腹瀉等腸道問題,但這只是單純的急性腸胃炎或腸躁症,還是可能有更嚴重的問題呢?讓佑家診所林哲光醫師教大家解讀隱藏在腸道中的健康訊息。

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造成腹痛不適、便秘、腹瀉等腸道問題,但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急性腸胃炎或腸躁症。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平均每天就有47人罹患大腸癌,我國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但年年攀升,而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主要原因就在於不健康的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林哲光表示,過去大腸癌的好發年齡層在50歲以上,尤其是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的人更要多加留意,應提早做檢查,此外,喜歡吃紅肉、加工食品、精緻澱粉等西化飲食的人,也會危害腸道生態、增加發炎反應,使得大腸癌風險大幅提升。

大腸癌初期症狀易混淆 有哪些警訊要留意?

大腸癌初期症狀與一般腸道疾病問題相似,如果沒有多加留意,很可能因此而輕忽,甚至延誤治療,林哲光提醒,如果有發現以下症狀,尤其是合併超過2項以上的情況,且持續數週時間,建議最好進一步請專業醫師做檢查。

排便習慣改變

例如莫名的排便次數增加或減少、糞便形狀變稀、變軟、變細、顏色變深、有黏液等,因此平常應養成固定的排便習慣,這樣一旦排便習慣改變,就很容易察覺。

有便意感,但總覺得糞便沒有排空

一直覺得想要排便,但又老是上不出來,或總是覺得沒有排乾淨。

血便

若發現糞便顏色呈深紅或暗黑色時,應前往醫院做檢查。要提醒的是,腫瘤造成的慢性出血量有時並不多,因此很難從糞便顏色發現,建議高風險族群可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有助早期發現與治療。

不明原因的腹痛或腹部不適

若不是因吃壞肚子的急性腸胃炎,而造成腹部不適現象時,已持續一段時間的腹痛,還是應詳細檢查較為安心。

貧血

排除營養失衡或其他血液疾病造成的貧血問題,也有不少大腸癌患者是因貧血,而被檢驗出罹患大腸癌,因此貧血也算是大腸癌常見的症狀之一。

食慾不振或體重減輕

有許多重大疾病都會導致體重無故減輕,大腸癌也不例外;另外若感到胃口不佳、食慾不振時,也是身體出狀況的一大明顯警訊。


想要健康身輕盈?你需要養成腸道護衛「菌」

我們所吃的東西,除了成為營養被吸收和運用之外,剩下的廢棄物能愈快排出體外愈好,否則若腸道內堆積了太多廢棄物時,就容易在腸道內腐敗,使壞菌和有害物質增加,抑制了好菌,進而刺激腸道的發炎現象,甚至是引發致命的大腸癌。

蔬菜、水果和纖維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量,讓體內廢棄物快速排出,除此之外,膳食纖維也是益生菌的養分來源,因此多吃高纖維的食物,有助於體內好菌存活,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進一步促進人體免疫系統健全。

林哲光建議,補充益生菌,也是增加腸道好菌、減少壞菌作怪的有效方式。尤其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又以外食族居多,想要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不容易,透過益生菌的補充,就像是在腸道內培養護衛「菌」團,一方面可以保護腸道健康,同時抵禦外敵的侵害,減少各種疾病入侵的機會,等於是給予身體全方位的照顧。

佑家診所林哲光醫師林建議,補充益生菌,也是增加腸道好菌、減少壞菌作怪的有效方式。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