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間裡 究竟誰該是老大?

撰文者: 商業周刊編輯部整理2013-06-24

卡蒂雅‧奇思瑪因為感染了嚴重的細菌性肺炎而住進醫院,但是醫生卻不斷談論她的糖尿病。在四十八小時的住院期間,她的血糖指數起伏非常劇烈,身為一位有名聲的內分泌科醫生,他非得控制住病人的血糖不可。他在奇思瑪的床邊坐下來,打算好好跟她解釋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血糖濃度過高時,」他解釋道,「會影響身體抵禦細菌感染的能力。」奇思瑪邊聽邊點頭,她當然知道抵禦細菌感染的重要性,因為她的母親就是感染肺炎而過世。

眼見奇思瑪認同,這位內分泌科醫生更加欲罷不能,侃侃談起控制葡萄糖濃度對健康的重要性。他解釋胰島素和葡萄糖間的關係,「吃完飯後,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會升高,這時,胰臟會分泌胰島素來幫助移除血液中的葡萄糖。」奇思瑪還在點頭,但多半是出自禮貌,早在醫生提到「免疫調節」與「用老鼠進行的研究顯示」時,她的眼神就開始恍惚了。

一項改革

讓醫病關係面臨新難題

我對這樣的眼神越來越熟悉了。當時是一九八○年代,病人賦權運動(認為醫生做決定時,病人的意見應該也要更積極加入)堂堂邁入第十個年頭。在一九八○年代後期,幾乎沒有美國醫生會隱瞞病人罹患癌症的事實。醫生為病人下決定的情形也很少見,當病人問:「我該怎麼辦?」醫生的標準答案要不是「我沒有辦法替你做決定,」就是「這是你必須做的選擇,而不是我。」

很不幸的,改革步調之快卻讓醫生和病人都有點吃不消。現在,醫生被要求必須將所有可行的治療方式告訴病人,讓病人一同參與決定,但從沒人教過他們該如何進行。他們背負的道德責任並非他們的溝通技巧所及,這使病人經常在聽完醫生解釋後,更加一頭霧水。醫生的原意是好的,他們也想要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和自決權,但是因為不得其門而入,而達不到期待的成效。

1
2
3
4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