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7秒

親友有手機成癮,美國流行「多巴胺齋戒」幫你戒掉手機成癮?想控制成癮行為,精神科醫師教你3招戒斷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 整理2023-12-25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3C盛行時代,幾乎人人一支手機不離身,長時間使用下不只造成眼睛不適,使用姿勢不當也會導致肩頸痠痛等問題,更甚至有人滑手機滑到影響日常生活。

不同的研究都有指出「成癮」對個人、家庭、工作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當中包括精神及健康問題、工作及學業表現下降等。如果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成癮行為通常會隨著時間而惡化,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精神錯亂或傷害自身或身邊人的危機。什麼是成癮?如何改善成癮?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過去曾在北市聯合醫院擔任一般精神科醫師的陳亮妤告訴你:

什麼是成癮?

成癮在醫學上指的是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即使患者已知可能造成不良後果的情形下仍持續該行為。但成癮簡單來說會有兩大特徵:

1.失控:如咖啡或酒越喝越多,但也越喝越沒感覺。
2.花費的時間與量越來越大:如遊戲成癮、性成癮等,玩遊戲或性行為的時間越來越長;如毒品成癮,用量越來越大等。

但不管是手機成癮還是3C成癮,其實要先從「網路成癮」談起。在衛福部的定義上來說,「網路成癮」是過度使用網路/電腦、難以自我控制,導致學業、人際、身心,甚至是家庭、工作上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常見的「網路成癮」型態:也包括網路遊戲、色情網站跟社群網站成癮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網路遊戲成癮。而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也被WHO在《國際疾病分類》(ICD-11)正式列為精神疾病。

另外,很多人每天吃一顆安眠藥才能睡,害怕自己是否有「安眠藥成癮」,其實也可以根據定義來判斷。首先,安眠藥用量沒有失控、也沒有越來越大,或是也不會到處去找醫師開藥,如此狀況可能就不是安眠藥成癮。

手機衍伸的問題:無手機恐慌症、電池100%症候群

除了過度使用手機,也出了一些跟手機有關的症狀:

無手機恐慌症:其實也要先了解讓自己恐慌的原因是什麼,其原因可能並非手機本身,或許是漏接工作訊息、伴侶電話。建議可以每天設定一小段不用手機也安全的時間,慢慢養成習慣,對於焦慮地緩解有幫助。

電池100%症候群:就是手機電池一定要在100%的電量才會覺得安心。可透過行為上的調整來改善,如嘗試一整天手機電量只剩70%、甚至是60%,親身體驗這狀況沒事、也不會發生什麼事情。根據研究,這調整可使自律神經較為平穩,一旦下一次手機電量只剩70%時,自律神經也不會馬上進入緊繃的狀態。

如何控制成癮行為?

1.設定一個時段:如一天當中幾點到幾點間不使用手機也不會慌張的時段,習慣之後漸漸增長每天的設定時間。
2.維持人際互動: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本質不同,一般的人際互動還是要維持。
3.培養非虛擬世界的習慣

多巴胺齋戒有用嗎?

美國矽谷曾興起一陣「多巴胺齋戒」的養生風潮,號稱可以藉由暫時遠離手機、減少社群媒體的刺激,降低大腦的多巴胺分泌,且在齋戒完後,可以讓感覺更為敏銳。

雖可使大腦在短時間內減少刺激的暴露,但齋戒結束後回到日常生活,如沒有改善生活方式,還是會使自身暴露在刺激下,造成自律神經緊繃的狀態。

因此多巴胺齋戒並不是一個長遠的作法,還是建議養成檢視自我生活的習慣,一旦某些情緒滿到一個程度,就要將壓力排解,找回生活重心,重拾身心靈的平衡。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