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內分泌科第一名良醫警告:用「斷糖飲食法」減肥,可能會喪命!
攝影:張家毓
「輕易嘗試『斷糖飲食法』減肥,可能會喪命!」
現任自在診所糖尿病照護中心院長,同時也是《良醫健康網》近四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代謝內分泌科」第一名好醫生評價的林款帶,這麼說道。
為了減肥,現代人往往一聽到最新流行的減肥法,便會趨之若鶩,但是否真的有效?背後是否還藏有一般大眾所不知道的知識,導致嚴重者甚至會死亡?
雖然林款帶的診所堅持不開減肥門診,但在看過許多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患後,也發現這些病患本身也有肥胖的問題。這篇將帶你一一破解關於「減肥」的常見迷思。
一天減一公斤....真能做到?
醫師:每月減2公斤最適當
林款帶提到先前很紅的「斷糖飲食法」,是一個醫生做的實驗,當初本來是要治療癌症的。「但斷糖之後,你身體的能量來源就變成蛋白質和脂肪,這就容易產生酮酸、酮體,會影響到你的代謝、內分泌、身體的器官,所以這後面要有很強的支撐才有辦法做,自己做到後面一定會出問題。如果在斷糖飲食期間發生酮酸中毒就很麻煩,還可能會喪命!」
曾有人在網路宣稱「一天能減重一公斤」,林款帶認為真正的減重是要「減脂肪」而非減水分。「假如減一公斤的體重,這一公斤大部份是水的成分,喝個水體重又會再回來。若是減掉一公斤的脂肪,表示消耗的淨能量(攝取量減掉消耗量)達到9,000大卡(一克的脂肪會產生9大卡的熱量)。」所以林款帶提醒想減肥的民眾,不需要天天計較體重的變化有多大,而是要能持續穩定的降低體重,「最適合的減重速度是每週0.5~1公斤,或是每個月2~4公斤的減重速度。」
低升糖係數食物 ≠ 低熱量食物
也曾有病人問林款帶:「坊間有很多關於減重飲食的書,其中提到『低升糖係數』的食物,我幾乎多選擇這類的食物來吃,為什麼體重沒下降、血糖也沒改善?」(編按: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代表我們吃進的食物,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數值。)
林款帶解釋,體重下降的兩個主要方式為減少熱量攝取、增加熱量消耗。當攝取的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才有辦法讓體重減輕、血糖下降。所以飲食採用「低升糖係數食物」要減重和控制血糖,會有2個盲點:
1. 選錯了食物:低升糖係數食物只是讓血糖上升的速度變緩和,其所含的熱量不一定就是低,像「燕麥」的GI值不高,但它的熱量不比白飯來得低;「腰果」的GI值很低,但它的熱量就高得很。所以不能只看GI值,也要注意其產熱值。
2. 吃多了食物:低升糖係數的食物只是升高血糖的速度慢,不是不會升高血糖,量沒控制好,吃多了還是會造成攝取量過多,這些多出來的,可能無法讓體重下降、血糖降低。
林款帶認為,假如把這2個盲點去掉,讓每天的淨熱量調為負數,一段時間就應該可以看到效果;假如再沒有效果出現,就該注意身體的代謝速率是否有異常現象。
他也提醒一般民眾,除了飲食盡量細嚼慢嚥、少去吃到飽餐廳、合菜餐廳,也盡量將每餐份量先分好。而餐前、餐間、餐後多喝水,也可抑制食欲和加快代謝(可用「綠茶」代替),有病人曾提到因為正確喝水而改善身體狀況。
林款帶分析,水是代謝過程中必要的介質,也是身體代謝後讓廢物排出重要的物質;因此人一天至少應喝2,000~2,500c.c的水。「喝水建議分次喝,每次以200~250c.c為準,才不會因一次大量進水,突增頻尿的困擾。餐前先喝一杯水,除了可抑制食欲之外,也可幫助代謝的進行。」
最後他也提醒民眾,切勿因想減肥而輕易嘗試網路流傳的減肥方法,還是應由和專業醫師討論、評斷,調整正確飲食方法。
延伸閱讀
- 代謝內分泌科第一名!堅持不做自費...小診所醫師做3件事,拼成糖尿病人救星
- 減肥藥的錢,賺得良心不安...一個小診所醫師的告白:「減肥門診」其實沒有用!
- 原來醫師這樣吃~少油、無鹽...第一名醫師的「控血壓便當」大公開
專長: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痛風、甲狀腺疾病、代謝症候群、過敏、腸胃、痠痛、感冒
經歷:林口長庚醫學中心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8/02/01
良醫健康網,全台唯一網友直選
超過600萬人氣響應的24專科TOP1良醫,
分享他們溫暖動人的診間故事與私房養生術。
真正的專業,是醫病入心
吸收再多醫學常識,不如認識一位好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