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後的守護者告白與叮嚀「走入麻醉,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你以為的「睡一下就好」生命到底有沒有獲得應有保障?

沉睡後的守護者沉睡後的守護者 撰文者: 王捷2022-12-19

SARS 和 Covid-19 期間,麻醉科醫師被要求負責所有疑似或確診病人的插管任務,位居前線身扛風險重責卻未受到應有的待遇。坊間診所麻醉和健保相比費用較高,來的到底是麻醉護理師還是麻醉專科醫師?你以為的「睡一下就好」生命到底有沒有獲得應有保障?此次良醫健康網邀請到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鄒美勇、成大醫院麻醉部陳勇安醫師和臺大醫院麻醉部石博元醫師一同分享現代麻醉的美麗與哀愁。


Q1:有關於麻醉專業,台灣和世界的趨勢是甚麼?如何改善麻醉的服務品質並提升病人手術麻醉安全?

「台灣在麻醉醫學上的專業和發展和世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祉在不斷提高麻醉醫療品質,維護病人安全。」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鄒美勇鏗鏘有力地說道。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鄒美勇

麻醉品質的提升是由開刀房內外著手進行,在開刀房內麻醉專科醫師持續進行麻醉細緻化、精準化、資訊化及次專科化,引入創新科技、知識和監測儀器,同時還兼顧麻醉之「不知、不痛、不動」的原則以及術前諮詢和術後副作用管理,並將麻醉紀錄病歷電子化、推廣電子訓練歷程以提升麻醉品質,且將麻醉領域更細分為疼痛、心胸血管麻醉、重症等次專科。

而在開刀房外,現代的麻醉專科醫師更強化了與手術醫師、內科、放射科甚至精神科醫師和其他醫療團隊的討論及合作;以榮總為例,近來有高達 40% 麻醉業務於開刀房外執行,麻醉專業和麻醉專科醫師的重要性逐漸被病患與醫療團隊認可。

由於 80% 的麻醉業務於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執行,為了持續提升台灣麻醉品質,台灣麻醉醫學會舉辦高擬真情境模擬訓練超過 10 年以上,提供麻醉科醫師練習手術麻醉期間突發狀況,提升應變能力和醫療品質,將模擬測試和筆試、口試一併列入專科考試;這也讓台灣麻醉專業水準遠超前韓國 8 年以上,屢屢吸引日本、中國、香港等多國麻醉專科醫師來台觀摩學習,此外,政府配合推行麻醉專業化和麻醉醫學會的共同努力,使得台灣在國際醫學會上更大放光彩。

診所端部分,老舊硬體的汰換巡查和診所資訊透明化亦為提供麻醉品質重要環節,根據統計,麻醉業務的坊間診所僅占比 5% ,但發生醫療事故和糾紛的比例最高,原因可能為一些診所違法使用麻醉護理師或不具備鎮靜資格之醫師進行鎮靜,且設備老舊,醫療糾紛屢見不鮮;對此,麻醉醫學會亦以多種教育管道提升台灣民眾相關知識,讓越來越多民眾可以了解麻醉的品質和安全。(延伸閱讀:什麼是鎮靜麻醉?麻醉醫師告訴你「鎮靜麻醉」必知的7件事

Q2 :台灣麻醉專業如何維持優勢?未來發展的當務之急是什麼?


鄒美勇進一步表示,台灣麻醉專科為世界醫療前段班,然需要持續維持優勢,發展當務之急可以優劣分析(SWOT)逐項著手:

現代麻醉未來發展策略

Q3:政府大力推行的病歷電子化、醫策會在醫學教育方面也大力推廣電子訓練歷程,這些資訊化的進展對於現代化麻醉品質會造成什麼影響?

麻醉是一種高強度與高密度的醫療行為,麻醉紀錄也是相對複雜的病歷,內容包括至少每五分鐘紀錄一次的生命徵象紀錄、麻醉過程各種途徑的用藥、各種方法、手術狀況、抽血和臨床檢查、突發事件等,以往由人力撰寫,然品項細膩繁複,施藥過程緊湊且無法按照一般流程進行,堪稱是病歷電子化的最後一哩路。

臺大醫院麻醉部石博元醫師指出,電子病歷對麻醉醫療的現代化和照護品質有極大的幫助;電子化麻醉紀錄不只可減省人力時間成本,還可減少人為錯誤和過往紙本難以辨讀的狀況,自動整合紀錄儀器的數據,讓麻醉專科醫師與護理師得以用最少的精神完成紀錄,將心力集中在照護病患上,大幅提升麻醉品質。

然而,電子化系統費用較高且建構複雜,廠商客製化有限,與紙本紀錄相比也較缺乏靈活度,系統不穩定時也會影響手術,這些是未來可努力的空間。隨著政府帶頭倡導,醫院將電子化納入評鑑,目前具規模的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幾乎都將麻醉過程和病歷數位化;數位化帶來的優勢除了提供未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做為基礎,更讓醫院發展出加值服務,包括:

  1. 記帳系統:以往由護士紀錄操作中使用醫材、耗材、藥物等,可直接匯入記帳系統,發展出自動記帳功能。
  2. 呼叫/管理系統:開刀房需要支援以往是用廣播的方式,現在可由同一套設備管理人力,並顯示需要支援。
  3. 數據/品質管理:以大量數據比對用藥和復原狀況,協助醫院進行數據管理、提升用藥效率、節省成本。

電子病例數位化發展

石博元提及自己在美國參訪的經驗,發現美國不少醫院已以電子化麻醉數據進行品質控管和改善成本,而台灣則以臺大、高雄長庚、北榮較具規模;2022年,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攜手臺大醫院石博元醫師團隊合作開發用於協助麻醉病患監控的 App「EVAN 2」,獲德國 iF 設計獎殊榮。專業麻醉的未來除了以先進儀器進行精準麻醉之外,數據化的管理亦可以改善麻醉流程,循序漸進提升台灣醫療品質。(延伸閱讀:「精準麻醉」用藥少、恢復快!安全舒服地醒來,減少失智風險

臺大醫院麻醉部石博元醫師

Q4:現代化麻醉和過去有什麼不同?麻醉專科醫生和麻醉專科護理師的分工是如何界定?

民眾對於手術麻醉的種種提問,希望做上半身麻醉就好、擔心酒量太好麻不了,又或是擔心麻醉噁心嘔吐副作用,並要求控制麻醉深度等,「十年前可能無法顧及,但現代化麻醉已經可以做到了。」成大醫院麻醉部陳勇安醫師笑稱。

麻醉按照區域分可以分作全身麻醉跟區域阻斷麻醉;過往麻醉就如同著名漫畫《醫龍》內麻醉醫師荒瀨門次可以讓病患在最佳時間入睡和甦醒,手術中不知、不痛、不動;透過腦波的偵測、超音波的使用,在手術中混用區域神經阻斷跟鎮靜、麻醉,而現代化麻醉更進一步希望能精準控制,讓病患於術中醒睡自如,以鎮定方式減少病患恐懼,於術後儘量無副作用,並可快速和舒適的清醒和復原。由於疼痛會使腦部結構改變並造成身體負擔,現代化麻醉可以使用麻醉藥物將疼痛和手術的記憶在抵達腦部前就阻斷,讓腦部甚至無須感受,也就不需要去忘記疼痛。麻醉方式與時俱進,以往看起來有難度的要求,在現代化的麻醉技術下,透過麻醉專科醫師的專業得以實現。

成大醫院麻醉部陳勇安醫師

麻醉品質提升的同時,麻醉團隊所費的心力和資源也隨之增加。麻醉團隊內包含麻醉專科醫師和麻醉專科護理師;麻醉專科醫師需經過六年醫學系、兩年不分科醫師再接受四年麻醉專科醫師訓練,而麻醉專科護理師則是在四年護理相關學科畢業後再接受一年麻醉專科訓練;現代化麻醉朝向精準化和個人化醫療邁進,台灣醫護人員負擔的病患數遠高於世界平均,「麻醉專科護理師幫助甚大,可以說是麻醉專科醫師的手和眼睛。」(延伸閱讀:麻醉後出現噁心、嘔吐副作用? 這5類人注意!術前、術後照護關鍵就是它

陳勇安也提到,透過教育、訓練和授權,高風險醫療核心業務如插管、注射麻醉、減痛分娩等由麻醉專科醫師親自執行,而相對低風險的醫療業務包括麻醉設備準備、擺置、低侵入性如血管導管置入移除由麻醉護理師來協助,麻醉醫師再進一步把關手術風險,監測手術品質,雙方互助合作,為台灣醫療盡心盡力。(延伸閱讀:手術後痛到不行?會痛就不要忍!麻醉醫師分享止痛方式有哪些

麻醉品質提升的同時,麻醉團隊所費的心力和資源也隨之增加。

Q5: COVID-19爆發,麻醉專科醫師肩負起哪些責任?曾經遇過什麼樣的狀況?

麻醉專科醫師就像是精銳的先鋒部隊, COVID-19 期間,一肩承擔起染疫病患惡化時的插管工作與染疫病患的緊急手術麻醉,高效且安全的完成任務,避免其他醫療人員暴露在疫病高風險中。其中,也發生過因插管不舒服,導致病患不斷拔除呼吸管,令麻醉專科醫師來回穿脫防護裝備進行多次插管的案例。

事實上,傳統插管需要近距離,直面觀測病患喉嚨的同時也承擔高度飛沫傳染的風險,然而 COVID-19 健保補助僅以施作時間進行補助而非以風險承擔為考量,盡心盡責卻無法得到合理的回報,令諸多醫護人員無奈。

另一方面,疫情下也有讓人感動的案例。一位孕婦於胎兒於九個月大時停止心跳需盡速進行剖腹流產,然在手術前夕,其和先生雙雙確診。醫療團隊全副武裝,麻醉專科醫師協助外科團隊進行半身麻醉引流;而後,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和法規的合理範圍內,母子度過最後的時光後,胎兒依據傳染病防止條例,盡速火化。「這時候,補助什麼的真的不重要了。」石博元淡淡地說道。

COVID-19 也改變插管方式,以往傳統直視喉頭鏡因需要直視病患口鼻;疫情加速影像導引插管裝備的導入和使用,可使麻醉專科醫師和病人保持安全距離,同時該類設備可調整角度,增加舒適度並降低困難插管的機率,提升麻醉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品質。

白袍底下,麻醉專科醫師最真心的叮嚀與告白

石博元提到,近來在坊間常見的「舒眠麻醉」其實就是全身麻醉的一種,這類型麻醉不插管,因此時刻保持呼吸順暢、精準監控麻醉深度以及確認病患是否疼痛或藥物過量等至關重要,需要經驗豐富又專業的麻醉專科醫師時時把關。「聽到這些關鍵字,如:舒眠、無痛、睡一下等,就需要停下來想一下,」陳勇安補充,「實施麻醉的地點是否是安全的環境?有沒有足夠的設備?人力是否合理?操作人員是否具有相關資格?」坊間手術涵蓋的麻醉費用高於健保給付,倘若民眾不謹慎確認,花高額的費用帶來的卻是遠高於醫院手術的風險,豈非得不償失?(延伸閱讀:麻醉醫師告訴你手術前一定要問的3件事

36 年前,鄒美勇不顧家人的反對,第一志願填了麻醉科,如今感性地說「走入麻醉,我從來沒有後悔過」他強調,台灣麻醉醫學希望為每一位民眾盡一份心力。

台灣何其有幸,有優於世界平均的麻醉專科醫師為民眾健康把關,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在手術前停、看、聽,多一分謹惕,少一分風險。手術沉睡的時候,您希望誰來照顧您呢? 

沉睡後的守護者

沉睡後的守護者

查看全部

台灣麻醉醫學會

台灣麻醉醫學會(Taiw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為提升麻醉病人安全及品質,建立完善的麻醉專科醫師培養制度,為守護民眾的麻醉安全做把關,同時帶領民眾認識麻醉相關知識,認識麻醉之重要性,教育民眾把麻醉交由麻醉醫師來守護自身的安全,也能讓醫療處置、手術能夠順利安全完成,創造民眾、手術(處置)、麻醉安全三贏的新趨勢。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