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死透就被扔進墳墓...醫師:吸血鬼其實是一群「狂犬病人」的悲劇!
圖片來源:mage somido@flickr,CC BY 2.0
「妳不知道我有多想咬妳!」聽電影《暮光之城》中深情帥氣的吸血鬼男主角愛德華這麼一說,螢幕前的少女們莫不深深陶醉,紛紛撥開披肩長髮,露出白皙的頸子準備承受愛德華的致命一吻。
吸血鬼是電影及小說熱愛的題材,更幾乎成為票房保證。但其實啊!吸血鬼並不總是像愛德華這般擁有鑽石級的閃亮膚質及高挺俊秀的憂鬱臉龐。在過去人們的想像中吸血鬼的樣貌大概比較接近爛茄子,又醜又傻、半死不活、歪臉睜眼非常嚇人。直到1897年愛爾蘭作家寫出《德古拉》,才成功讓吸血鬼轉型成為貴族型男,用外黑內紅的高領斗篷創造流行。
每當我們看完電影或小說裡的奇幻世界後,難免還是會想:「吸血鬼真的存在嗎?」畢竟能與俊美的吸血帥哥墜入愛河直到永遠,實在是極度浪漫且誘人的想法。這回讓我們一塊兒來看看「吸血鬼」這種很難界定的生物類型,究竟是怎麼演化出來的。
死屍復活
類似吸血鬼的紀錄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的東歐,當時曾有瘟疫肆虐,導致人口大量死亡,因為恐懼害怕,染病死亡的患者通常被草草掩埋。疫情平息後,有民眾發現,部分被埋葬的人似乎沒有斷氣,所以曾在墳墓裡掙扎,並於棺材板上留下指甲的抓痕,屍體的姿勢也變得扭曲駭人。數量多了之後,死而復生、亡靈鬼怪之類的鄉野傳奇就不脛而走。
然而吸血鬼傳奇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是在十八世紀。大約從十七世紀末開始,東歐巴爾幹半島的農村便不時傳出血腥的可怕故事,愈來愈多居民聲稱目擊血淋淋的屍體從墳墓裡爬出來,四處遊走,有的則像狗一樣爬行。這些憔悴、枯槁、無神的「活屍」會突然暴起發動猛烈攻擊,可能會直接掐住喉嚨,致人於死,而村民飼養的大型牛隻亦逃不過毒手,常被咬得半死不活。
當時有位修道院院長是如此紀錄:「有件奇事發生於我們眼前,死亡多年或幾個月的人起死回生,不但會走路、說話,還會騷擾村莊、虐待村民與動物,他們吸吮村民與動物的血,致人於死地。古代從未有這類型的紀錄。」
死屍復活的怪事迅速地流傳並造成大恐慌,而「吸血鬼」這個字於十八世紀正式出現,成為邪靈惡煞的代名詞。法國文豪伏爾泰於著作《哲學辭典》中對吸血鬼有相當生動的描述,「這些吸血鬼夜晚會爬出墳墓,吸吮活人喉嚨或肚子的血,之後吸血鬼又會回到墓地靜養休息。被吸走血液的受害者會愈來愈蒼白,身體能量耗損殆盡;但吸血的活死人則會因為血液滋養而壯大,擁有玫瑰色的皮膚和極佳的食慾。類似的故事在波蘭、匈牙利、奧地利等地可說是層出不窮。」
最著名的吸血鬼故事發生於1731年到1732年冬季塞爾維亞的城鎮,據說當地有吸血鬼出沒且咬死許多農民及動物,被害者的靈魂仍依附於軀體之中,會暫時睡在墳墓,當他們睡夠了,便會趁著深夜出沒,狂暴地對人或動物發動攻擊。村民們擔心「被咬──咬人」這樣的輪迴會持續擴大,便決定採取強硬的手段來解決。村民挖掘出那些剛下葬的屍體,結果大為震驚,共有十七具屍體腫脹發紫、口鼻留有血跡,頭髮和指甲都愈長愈長,一副還沒死透的模樣。恐慌的村民們認定這些屍體必定帶有吸血鬼的詛咒,正躲在黑暗中滋生,不久後就會爬出墳墓繼續傷人,吸食鮮血。於是,村民們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們用亂棒毆打屍體、用木樁刺穿屍體,還讓屍體的頭顱與身體分家,最後再放火焚燒,將屍體化為灰燼。
圖片來源:Ed Schipul@flickr,CC BY-SA 2.0
無論是吸血鬼的無差別虐殺,或是村民的無差別反擊,都帶有濃烈的暴力色彩,使的集屍體、裸體與暴力於一身的吸血鬼傳奇,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公開將屍體斬首的狂潮幾乎席捲了整個歐洲。原本大家都不願見到親友死亡,但是到了後來反而會擔心親友變成不死活屍,用吸血惡法危害世人,於是諸多處置屍體的方式紛紛出籠,以確保屍體可以「死透透」。為此,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父」的伏爾泰不禁感嘆:「在1730到1735年之間,吸血鬼是唯一的聊天主題。」
當破壞墳墓的事件層出不窮造成社會動盪後,統治大半東歐地區的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莎派出自己的私人醫師史威登,前往調查吸血鬼傳奇。結果,史威登醫師力排眾議,認為吸血鬼傳奇完全沒有根據,他非常不客氣地表示:「這一切都起源於人們對於黑暗世界的想像,而民眾又具有容易恐慌、盲目、單純又無知的天性,不但自己嚇自己又盲目相信、盲目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