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比沐浴乳溫和?別鬧了~清潔用品真相大公開

天氣漸漸入冬,最近有許多網友紛紛詢問關於沐浴乳、洗面乳、肥皂的相關問題......

「謝博士,秋冬到了,洗沐產品是不是也要跟著換季啊?」

「博士,我聽說手工皂比沐浴乳要溫和,所以秋冬時是不是應該要改用手工皂?」

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跟大家想的都不一樣。因為其實沐浴乳跟手工皂的清潔原理都一樣,也就是「界面活性劑」。

界面活性劑很可怕?錯,蛋黃就是一種界面活性劑!

「可是...界面活性劑不是一種很可怕的化學物質嗎?」

好幾年前,曾經有網路謠言說界面活性劑「會滲入皮膚、用久了會致癌」,造成全民恐慌。不過基本上界面活性劑並不是壞東西,只要具有同時可以親水,也可親油的特性,就是界面活性劑。比方說卵磷脂就是一種界面活性劑,如果把蛋黃跟沙拉油、檸檬汁拌在一起,蛋黃裡面所含的卵磷脂就會發揮界面活性劑的作用,讓原本無法混合的油跟檸檬汁再也不分家,變成好吃的美乃滋。希望這樣解釋之後,不要再有人聽到「界面活性劑」就避之惟恐不及了。

界面活性劑的種類很多,因為特性的不同,也有許多別稱。像是起泡劑、乳化劑、分散劑、清潔劑......等等,通通都是界面活性劑。其中,作為清潔用途的界面活性劑,又可以分成兩大類:「肥皂」與「非肥皂」。

清潔類界面活性劑的分類:「肥皂」與「非肥皂」

人類最早用來做清潔用途的界面活性劑,就是肥皂。不過清潔用界面活性劑當中,肥皂其實只佔了一部分,另外還有「非肥皂」也可以用來清潔。於是就有人問了:它們有什麼差別?哪種對皮膚比較好呢?

肥皂的主成分是脂肪酸鈉,是一種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如果有自己製作過肥皂的朋友,應該知道製作肥皂的過程是:讓油脂在鹼性環境下加熱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後脂肪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脂肪酸鈉。不管你用多高級的油,多溫柔的攪拌,加或不加任何的植萃、精油,只要是成品是「肥皂」,都必需靠這個皂化反應。不論是手工皂、市售肥皂,或是液態皂,全都是經過皂化反應的「肥皂」。所以,千萬不要說肥皂不是界面活性劑了,也別說肥皂不是化學品了,這真的是睜眼說瞎話:皂化反應就是一種化學反應。

至於其他製作過程沒有「皂化反應」的清潔劑,就是「非肥皂」了,也被稱為「合成清潔劑」,通常是石油工業提煉、合成產生的碳氫化合物與酸、鹼反應而成。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沐浴乳、洗髮精、洗衣粉、洗潔精等清潔產品,大都是屬於「非肥皂」。合成清潔劑雖然不是「肥皂」,但清潔原理跟肥皂一模一樣,同樣是利用既親水又親油的特性,來把髒污洗淨。

該如何選擇?重點不在肥皂或非肥皂

「謝博士,那我該選擇肥皂,還是非肥皂呢?哪一種比較溫和?對皮膚比較好?」

判斷一個清潔用品好不好,適不適合自己,主要看的是清潔力的強弱、會不會刺激肌膚,以及是否有其他需求。而這三項特性,與「肥皂」或是「非肥皂」沒有絕對關係。舉例來說,的確有些合成清潔劑像是SLS、SLES,具有刺激性,清潔力又強,使用起來對肌膚不好;但是也有不少合成清潔劑是清潔力適度、刺激性小的。同樣的,有些肥皂pH值高於10,可以算強鹼了,對肌膚刺激性高;同時也有洗淨力比較溫和、甘油含量比較高、pH值適中的肥皂。所以,重點根本不在「皂」或是「非皂」。

那倒底該怎麼選呢?給大家幾個選擇的方法與原則:

第一,成分越簡單越好:清潔就是清潔,不管加了多少好東西在清潔用品裡面,最後終究是要洗掉。所以真的不需要選擇加了很多精油、植物萃取、中草藥的清潔用品:不論你買到的產品裏頭的「珍貴成分」是真是假、多高多低,只要加在清潔用品裡,絕大部分都會被洗掉,幾乎不會被吸收。同樣的道理,濃郁的香味、漂亮的顏色,也都不是清潔所需。

第二,清潔力適中最好:清潔目的是把肌膚的髒污洗掉,所以要洗得乾淨;但是皮脂若被全部洗掉,肌膚會敏感不適。所以清潔力適中很重要。如果洗完會咕嚕咕嚕、滑溜滑溜,顯然一定有東西留在肌膚上沒洗乾淨。同樣的,如果洗完之後覺得很乾很澀,那就是清潔過度:這產品要嘛清潔力過高,要嘛pH值太高、太鹼了,不適合拿來洗頭洗臉洗身體。某個被不少人奉為「清潔聖品」、「極致單純」的肥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固然沒有多餘添加物,符合第一項原則,但是它的清潔力太強、pH值太高了,對於乾性肌膚的朋友來說,不但不是救星,反而可能是引起肌膚敏感的元凶。

第三,功效越單純越好:清潔的目的就是洗乾淨。以洗臉的產品來說,最多訴求配方溫和避免水分流失。如果說一瓶洗面乳還有美白、抗老、活膚、補充水分的功效,那真的是有點過頭了。還有,卸妝跟洗臉,其實是兩件事,最好還是分成兩階段。千萬別相信能有一瓶「神品」可以卸妝清潔保濕美白一次搞定了:相信我,真的不可能。

第四,全都是「界面活性劑」,來源、製程真的沒那麼重要:如同前面說過的,不管是肥皂還是合成清潔劑,都是界面活性劑,清潔原理都一樣。所以「天然」、「有機」、「純植物」、「手工」真的沒有那麼重要。手工製作的皂未必比大量生產的肥皂好,沐浴乳也不見得比肥皂差,透明度、顏色跟品質也不見得有絕對的關係。當然,更不要一看到「有機」、「純天然」,就覺得一定有百利而無一害,安全無虞。

很多廠商為了行銷需求,往往在文字上大做文章,操弄一些似是而非說法。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讓大家明白,很多事情的道理是很明白的,消費者自己要有判斷的能力,才不會迷失在五花八門的資訊、廣告裡。

關於清潔用品的真相與選擇,其實有不少專家達人寫過相關文章。如果讀者有興趣,不妨去搜尋一下張麗卿老師邱品齊醫師林志青老師的相關文章,一定可以更深入了解關於清潔品的客觀、中立、真實的資訊。總之,用在身體上的用品可不是「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的肌膚狀況不同、清潔需求也不同,要衡量自己狀況,選擇適合產品,千萬別人云亦云,萬一不適合自己,造成肌膚傷害,可就划不來了。

作者簡介_謝玠揚 博士

謝玠揚,台大化工博士,在30歲那年創辦醫美保養品牌Neogence霓凈思。近年來成功打入東南亞及歐美數十國市場,努力為台灣品牌走上國際。

「謝玠揚的長化短說」專欄文章列表



【新書推薦】

謝玠揚的長化短說:化工博士教你一定要知道的餐桌、美容保養、居家清潔的58個化學常識

作者: 謝玠揚  
出版日期:2017/08/01

化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學科,於日常生活也有不少應用,所有需要購買「含化學成分」產品的讀者,身為明智的消費者,請務必記得,懂得越多,在閱讀關於科學、健康、食品的報導時,擁有良好的化學常識可以減少受誤導的機會,而不會再被似是而非的恐嚇行銷所欺瞞了。

謝玠揚的長化短說

謝玠揚的長化短說

查看全部

謝玠揚

謝玠揚,台大化工博士,在30歲那年創辦醫美保養品牌Neogence霓凈思。近年來成功打入東南亞及歐美數十國市場,努力為台灣品牌走上國際。

化學物質無所不在,食鹽含氯、牙膏有氟、就連血液裡也有鐵。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沒有化學成分」的物質,所以每次看到聲稱「純天然不含化學物質」的廣告,都只能搖頭苦笑。與其被美麗的行銷話術蒙蔽,希望大家更了解生活中會遇到的化學常識,才能安心消費,享受健康美麗的生活。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