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吃藥≠不要看醫師!兩個診間故事告訴你:爸媽們早該更正的兩個觀念
1、「不要吃藥」並不等於「不要看醫師」
這幾年來,許多的醫學證據都告訴我們:「小孩子不要吃太多藥」,不管是新一代的爸爸媽媽或是小兒科醫師在這件事方面都有很好的共識。可是,柚子醫師在這個共識之外,還希望多補充一點意見,也就是「不要吃藥」並不等於「不要看醫師」。
最近柚子醫師遇到一個高燒多天的孩子,到診所就醫時病厭厭的毫無生氣,聽診器一聽之下,單側的肺部全都是痰音,孩子早已得了「細菌性肺炎」,只好轉診到大醫院住院。孩子的爸爸媽媽都是高知識分子,平常照顧孩子認真仔細,當孩子發燒時,也篤信「發燒不會燒壞孩子的腦袋」,也堅信「小孩子不要吃太多藥」,這兩個想法都沒有錯,可是沒有把孩子帶去就醫,讓醫師診斷出造成發燒的主因,因而失去了及早發現肺炎及早治療的機會。
多年來的舊觀念,總認為「看醫生=吃藥」,也因此當新觀念希望建立起「孩子不要吃太多藥」時,許多爸爸媽媽就自動把「不吃藥=不看醫生」連結起來,事實上,這是一個錯誤的連結方式。當身體有任何問題時,就醫讓醫師協助疾病診斷是必須的,「不要吃藥」並不等於「不要看醫師」。
也因此請各位爸爸媽媽回顧一下柚子醫師以前的文章,《孩子發高燒會燒壞腦袋嗎?》文章中寫道:「爸爸媽媽不必因為發燒而心急心慌,可是仍然建議一定要就醫,由醫師協助找出到底孩子是因為感冒而發燒,還是因為中耳炎、鼻竇炎、腸病毒而發燒,再來跟醫師好好討論需不需要用藥」;在《什麼顏色的鼻涕最糟糕?》文章中寫道:「有任何身體問題一定要看醫師,可是不須要一見到黃綠鼻涕就急著要吃抗生素」;在《有沒有神藥可以治好我的咳嗽?》文章中寫道:「找一個值得信賴的醫師好好追蹤,需不需要吃藥,就看造成咳嗽的原因而定」,提醒各位爸爸媽媽畫下重點,柚子醫師所有的文章中全部都提起「不一定要吃藥,可是一定要就醫」這件事。
2、「少吃藥」並不等於「一定不能吃藥」
孩子要不要吃藥並不是絕對的「吃」與「不吃」二分法,醫師及父母通常都要協助考慮很多事,再來決定要不要吃藥。
前幾天柚子醫師看診了一位5歲的小男生,因為生病喉嚨痛到口水直流,哭鬧尖叫一整晚不睡覺,連一點水都喝不下,因為爸爸堅持止痛藥物會傷肝,最後苦撐3天不吃藥,孩子嚴重脫水連小便尿尿都沒有,只好住院打點滴了。事實上,許多藥物的發明,都是為了協助人類生活得更好,藥物並不是發明出來害人的。如果孩子吃了一些適當的止痛藥物,喉嚨比較不痛了,願意吃點東西喝點水,晚上平穩的睡一覺,身體舒服一點一定會恢復得比較快。柚子醫師的觀念是:「一點點合理適當的藥物,孩子可以不需要受這麼痛苦的折磨」,大家所熟知的「止痛藥物會傷肝」,通常都是長期使用止痛藥物或是短期大量使用才會。
柚子醫師的兒科筆記
查看全部陳木榮 醫師
柚子醫師
陳木榮醫師,一個4歲女兒的爸爸,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大家都叫他柚子醫師。
曾任《過敏性鼻炎及其對氣喘的影響簡易指引手冊》台灣區總編譯、《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未來Family》專欄作家
多次受邀擔任TVBS健康兩點靈、緯來綜合台姊妹淘心話、八大電視台WTO姐妹會、三立電視台婆媳當家、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健康諮詢醫師
嬰兒與母親雜誌評比2012、2013、2014全國小兒科好醫師
歡迎加入:《柚子小兒科診所臉書粉絲團》
歡迎參觀:《柚子小兒科診所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