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有撇步 乾癢、乾咳不上門

撰文者: 吳珮均2017-09-18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面對夏秋之際的轉換,許多民眾深受皮膚乾癢、乾咳的問題所擾,紛至門診就醫。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賴建銘醫師表示,秋分時節,天氣多變化,加上季節轉化成陰長陽消、晝夜溫差大,此時人體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冷熱刺激,一旦調節失當,就容易遭受病邪乘虛而入,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而引發感冒等不適症狀。

肺部缺乏潤養調節功能易受影響

賴建銘指出,秋季在一年「生、長、化、收、藏」中處於「收」的階段,五行歸金,五氣中主氣為燥,在人體臟腑中屬肺。秋季燥氣當令,易使人罹患燥病,肺為嬌臟,燥邪易傷肺,肺失津液潤養,則宣發和肅降的調節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乾咳少痰、口鼻乾燥等症狀發生;又肺外合皮毛,若肺失滋養,也會出現外部器官皮毛乾燥的症狀,如:皮膚乾燥、毛髮枯燥等。此外,肺與大腸相表裡,津液輸佈失常,亦會出現大便乾結的情況。

多食滋潤生津食材 搭配中藥服用效果更佳

賴建銘強調,秋季可多食一些滋潤、生津、養肺的食材,如:水梨、蘋果、水蜜桃、柿子、甘蔗、芝麻、木耳、愛玉、海帶、髮菜、昆布、秋葵、地瓜葉等,並盡量避免辛辣炸烤食物。另外,賴建銘進一步建議,民眾可根據體質使用中藥材搭配服用,如:沙參、麥門冬、玉竹、百合、知母、天門冬、黃精、西洋參等藥物。再加上「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肺屬金、脾屬土,土生金,土為金之母,補土生金,滋陰養肺的同時,需要有強健的脾胃做後盾,故亦可多食山藥、蓮子、薏仁、大棗、栗子等固護脾胃的食材。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助抑制秋燥症狀

賴建銘提醒,秋天起居養生很重要,宜早睡早起、適當戶外運動、早晚添加衣物、多喝開水補充津液、保持樂觀情及收斂神氣,使內心安寧,以防秋燥的症狀加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9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
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