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能不能讓我先看?」從一個小兒麻痺病患不得不插隊的故事,看居家醫療的照護缺口

撰文者: 朱國鳳2017-11-08

安寧照顧基金會提供

十多年來,雖然健保局陸續推動一些居家醫療,但主要是被動式的幫臥床長者更換「三管」,其他不管。就算105年時,更進一步地可在長者家中刷健保卡、開處方簽、檢驗生理數值等動作,也還只是做事、不是做人(照顧人)。「醫院也大多是派最菜的住院醫師走個過場,而不是抱著解決社會問題的心態而來。」
我住在山邊,附近的行道樹上,經常可以看到一種身長六十多公分的鳥兒,拉幫結派的飛來竄去,我不用查也知道,這群鳥兒就叫做「台灣藍鵲」。因為牠們黑頭藍身、堪稱鳥界的「大隻佬」,實在太醒目啦。

但是後來才知道,台灣藍鵲不只是「台灣特有種」,還是台北市的市鳥,因為有著全體動員撫育幼鳥的習性,因此成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推動「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的名稱象徵。

只是人類的「藍鵲計畫」,要總動員照護的已不是「幼鳥」,大多數是已經飛不動的「老鳥」。其實全民健保早在22年前(84年),就已針對行動不便的病人,陸續推動多項居家相關的醫療照護,但多年來都是分散而片片段段。

到了105年3月起,政府正式啟動「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鼓勵特約醫療院所組成整合照護團隊,到府提供全人照護。

目前不少醫院雖然有推動高齡長者優先窗口,掛號、批價、領藥,都有優先「插隊」權利。甚至成立高齡整合門診,讓有多重慢性病的長者,不用奔波在各診間。

偏鄉與公寓高樓層長者,就醫是艱辛挑戰

儘管如此,很多長者就醫,仍然是困難重重。有的是不喜歡來、更多的是沒辦法來,譬如住在偏鄉的長者,可能要換兩班公車才能掙扎到醫院;我還聽過有的是「鐵腿路線」,就是鐵路加雙腿。

都市裡的長者,如果是住在公寓高樓層,也等於像是住在偏鄉。因為下樓難、上樓更難;就算「奮鬥」到了樓下,也不容易叫到復康巴士。

即使叫到復康巴士,還要有一雙可以推輪椅的手,家人可能要請半天、或是一天的假去陪診;就算排除萬難到了醫院,長者抵抗力弱,醫院感染風險也高。種種挑戰,讓長者寧可小病忍著,最後卻惡化變成大病住院。

如果居家醫療照護服務可以落實,不只可以降低住院機率,也能提供住院替代方案,減少住院日數,因此健保局才正式推動「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

出診曾走入歷史,現在要重出江湖

但是我知道,任何資源(勢力)都是分散容易、整合難;而且不是好心把資源宅配到家,長者就願意打開大門;讓長者開門不容易,讓醫護人員願意走出白色巨塔更難。

先父在世時,曾是一間家庭診所的醫生,我還記得,幼年時每當半夜電話鈴聲響起,母親接起電話,與父親一陣低語後,父親匆匆整衣,不管當時是寒流過境、或是狂風大雨,父親總是拎起那支塞得鼓鼓的、已經磨得泛黃龜裂的「出診包」。

父親其實大可用一句:「送大醫院急診吧」,就能再鑽回暖暖的被窩。但是他知道電話另一頭,是家屬的不得已與焦心。多年之後,「出診」跟著父親走進了歷史,現在醫護出診,又要成為常態,讓我好奇不已。

因此我特別專訪台北市藍鵲計畫的靈魂人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在他帶領下的台北市立聯醫,不僅是「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的領頭羊,還是這項服務模式的醫界觀摩典範。

早期居家醫療是「只管三管、其他不管」

台北市的「藍鵲計畫」,能夠成為觀摩對象,不能不提到黃勝堅在台大醫院服務時的「金山經驗」。他當時是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這是他走出診間、深入社區的開始。

過去他也是坐在白色巨塔裡,但是當他來到金山長者們的家中時發現,二十多年來,雖然健保局陸續推動一些居家醫療,但主要是被動式的幫臥床長者更換「三管」,其他不管。

就算105年時,更進一步地可在長者家中刷健保卡、開處方箋、檢驗生理數值等動作,也還只是做事、不是做人(照顧人)。「醫院也大多是派最菜的住院醫師走個過場,而不是抱著解決社會問題的心態而來。」

直到在金山「蹲點」,黃勝堅發現,如果轉換心態,以「關懷照顧」為出發,「居家醫療整合照護」可以為長者做得更多。譬如長者大都有多重慢性病,跑很多醫院、看很多科別,桌上、茶几下往往堆了一袋袋的藥包。

很多藥物都有副作用,多重用藥、重複用藥,對長者的危害更大,需要有人來把關。還有很多長者把一餐分成三餐吃,或是幾碟醬菜、一鍋滷肉打發好幾天,也需要有營養專業評估的進場。

因為有了設身處地的「金山經驗」,當台北市也要開始推動「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時,黃勝堅帶領下的「藍鵲計畫」,才可以想得更細膩、做得更有溫度。

1
2
3
4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