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 用5個好習慣輕鬆控糖

撰文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2018-09-25

1)定時量血糖/想控制血糖正常,首要之務就是要監測血糖,做血糖日記。每天餐前、睡前定時量血糖,才能知道到底吃了什麼會讓血糖飆升,對已經在打胰島素的人來說,也才知道該怎麼調整胰島素的劑量,讓血糖維持穩定。

2)控制飲食/飲食是控制血糖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原則,尤其要注意醣類食物的攝取,建議跟營養師討論每天的醣類食物攝取份量,同時掌握「三少一多」原則:少糖、少油、少鹽、多纖維。

3)規律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胰島素發揮功效,增進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濃度,達到降血糖作用;此外,運動也能控制體重、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增加肌肉與血管的彈性,進而降血壓。

國外對於運動降血糖的研究不少,比較知名的是美國「糖尿病預防計畫」,將3234 位高血糖受試者分成三組,第一組僅給食物衛教,第二組接受營養師衛教、攝取低脂飲食並在健身教練指導下運動,第三組則給藥物(雙胍類,Metformin)改善血糖。

研究持續3 年之後發現,平均每年第一組有11.5%的人變成糖尿病,第二組的效果最好,僅5.5%的人變成糖尿病,第三組則有7.5%。顯然,維持良好生活型態,規律運動、飲食控制的效果絕不輸給單純使用降血糖藥物。

哪些運動較適合呢?美國臨床內分泌學會指出,每週健走4 次,每次40 分鐘,可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抗性,有效控制血糖。除了健走,游泳、騎腳踏車、有氧運動,都很適合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

4)聽醫生的建議好好治療/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呼籲,「當飯前血糖≧ 100 mg/dL,一定要就醫,不能只單靠飲食控制,」早發現早就醫,治療效果較佳。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糖,或者不想配合醫囑用藥或打胰島素,一直拖,結果錯過早期治療。

目前研究已經證實,及早使用胰島素積極控制血糖,能維持胰臟β細胞的功能,增加人體自行分泌胰島素的機會。甚至有研究指出,及早積極治療後,約有四到五成的病患在停用胰島素之後,即便不使用任何藥物經過一年追蹤,仍可穩定控制血糖。很多人擔心一旦打胰島素就得一輩子注射了,其實不然,要看患病時間多久、當初是不是急性問題而開始注射、是否早期發現早期積極治療,還是很有機會可以停止,改成口服降血糖藥物控制即可。

5)定期追蹤檢查/根據糖尿病學會照護計畫指引: • 糖化血色素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 • 血脂肪至少每年檢查一次,包括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 尿液微量白蛋白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 足部檢查至少每年一次。 • 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至少每兩年做一次。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