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上台灣人過半有息肉...不想息肉變成大腸癌,醫師建議:做對「這件事」,預防9成大腸癌
日前演出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的知名美國演員查德威克鮑斯曼(Chadwick Aaron Boseman)因「大腸癌」離世,最令人震驚的是享年僅43歲。據傳查德威克鮑斯曼早在四年前就已確診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罹患大腸直腸癌存活的關鍵在於發現的期別。零期的大腸直腸癌治癒率可達近100%,第一期在術後的五年存活率也可高達90~95%,第二、三期分別為80%及65%,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則大幅降低約為10%~20%。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黃洸偉主任醫師表示,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息肉癌化所造成,一般來說發展出大腺瘤約要5~10年,大腺瘤到腺癌需歷時約3年,也就是在罹患大腸直腸癌之前,腸道內可能就存在著大腸息肉(特別是腺瘤息肉)了。《黑豹》演員查德威克鮑斯曼在四年前(39歲時)確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再往前推算息肉進展的時間,保守估計查德威克鮑斯曼很有可能早在30出頭歲時,體內就已有大腸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倘若能在早期安排定期健康檢查並安排大腸篩檢,根據在美國的國家息肉研究(National Polyp Study)已被證實,可以大幅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約76∼90%左右,而死亡率則可下降53%左右。
大腸癌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
以往的認知,大腸癌較好發於50歲以上的族群,而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大多建議在50歲開始進行大腸癌篩檢。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BMJ Gut、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的研究,都發現50歲以下的年輕人被診斷出患有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增加,也意味著大腸直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甚至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已早在2018年將年齡數字下修,建議一般風險的人群從45歲開始定期篩檢。針對增加風險/高風險的族群(家族史或本身有大腸癌或大腸腺瘤、本身有發炎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或是家族史有基因遺傳性,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癌型息肉症FAP或是遺傳性非息肉型大腸癌HNPCC)則是建議提早45歲以前就開始定期篩檢。
有息肉或癌前病變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黃洸偉主任醫師也表示,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統計發現,針對無症狀的健康或亞健康的來檢者民眾,整體有大腸息肉的比例可高達75.8%(圖一),30~39歲的族群有大腸息肉的比例為59.8%,而40~49歲的族群有大腸息肉的比例更高達75.1%。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大腸息肉都會癌變,「腺瘤型息肉」一般被認知為會逐漸長大並轉變為大腸癌,而風險真正高的是「進行性腺瘤(advanced adenoma)」,指的是有較高風險轉變為癌症的腺瘤,也就是1公分以上、病理化驗後有絨毛成分(villous component)、高度細胞異型變化(high-grade dysplasia)的腺瘤。
依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資料更進一步看看與未來大腸直腸癌有關的腺瘤息肉的比例,整體有腺瘤息肉的比例為36.2%(圖二),30~39歲的族群有腺瘤息肉的比例為18.3%,而40~49歲的族群有腺瘤息肉的比例也有32.6%。當然,與大腸直腸癌更相關的進展型腺瘤息肉,30~39歲的族群的比例為4.62%,而40~49歲的族群的比例也有6.39%(圖三)。
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
查看全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為國內首家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提供高階影像健康檢查、美容醫學,融合假期微旅,全方位照顧您與家人的身心靈。
本院延攬榮總、北醫、長庚等醫學中心經驗豐富醫療團隊,透過高科技精密儀器提供專業判讀,在醫檢分離的優質環境,享用營養師調配、北投老爺酒店主廚設計的健檢餐,安心完成一日健檢、醫師當天一對一詳盡解說,有效提供健康管理、諮詢及轉診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