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覺得爸媽給我的孩子錯誤觀念!心理師傳授,如何讓「爺奶輩」搞懂,帶孫子該有的3個觀念

身於新世代的祖父母,正面臨全新的挑戰,他們要找到自己與兒女孫輩間最佳的相處模式,該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在關係中盡一己之力,同時尊重彼此的界線,不妄為去打亂晚輩的人生功課,是祖父母們的心理修養。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撰文者: 黃惠萱2023-10-06

掌握「盡己力」與「不妄為」之間的智慧
身為祖父母的心理修養

前幾天應邀跟一群銀髮族爺爺奶奶們聊心理健康,一位樂於跟我互動的奶奶,問了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問題,她問我:「小孩叛逆該怎麼辦?」我疑惑的問:「你的小孩嗎?」因為以她的歲數,孩子不太可能是青少年,她笑著說:「不是我的小孩啦!是孫子。」我瞭然,接著意味深長地反問:「那孫子叛逆,是妳的事嗎?」,奶奶沒有聽懂我的言外之意,她靦腆地回答:「哎呀!我是心疼我兒子,不想兒子這麼辛苦。」我笑著搖搖頭。

我先跟她說明「叛逆」在青春期的意義,青少年的心理任務是「自我認同」,在找到自己的認同之前,需要充分地自我探索,探索的過程就像播種前的「翻土」,需要推翻過去的觀念與架構,重新建構自己的內在世界,因為自我概念還不穩固,他們也會需要和重要他人的想法保持一定的距離,若主要照顧者或權威者,不能適度給予足夠的行為和思考空間,關係自然有衝突,孩子就被視為「叛逆」了。

「孫子想要長大,兒子身為父親還在適應中,所以父子之間有衝突,這是他們兩個人的親子議題,是妳兒子作為父親的功課,不是妳身為祖母的功課。」我希望透過簡單的話,讓奶奶明白自己的角色,以及需要遵守的界線。事實上,叛逆的兒子往往在別人面前並不叛逆,他可能是個敬老的孫子,也可能是個有想法的少年,叛逆只會在需要的時候出現。

如果奶奶急著在孫子面前為兒子做點什麼,好比「你爸爸這樣也是為你好」、「你不該對你爸這麼沒禮貌,太不孝了」,或是反過來在兒子面前為孫子做太多,像是「你不要對自己的孩子那麼兇」、「你以前也沒有多乖,現在擺什麼譜」諸如此類的言行,身為媽媽和奶奶的妳,因為焦慮擔心,就化身傳聲筒、和事佬甚至斷案的判官,企圖干預父子倆的人生功課,這些不守關係界線的行為,不只費力還無效

「那我就在旁邊看著,什麼都不能做嗎?」奶奶不甘心地問,我笑答:「做你自己呀!你是孫子的祖母,就做一個有自己風格的祖母呀!」是的,不是去做兒子已經努力在做的父母角色,而是安於自己身為祖父母的身份,找到自己為人祖母的獨特風格。

在我看過的戲劇、故事甚至童書裡,也許你也有印象,那些祖父母留在我們心裡有影響力的回憶,像是當孩子受不了在家吵吵鬧鬧的父母時,可以躲進爺爺的書房,獲得片刻的喘息,有祖父母的地方是孩子另外一個安心之地;又像是長大的孩子跟父母大吵一架後,不想跟任何人講話,默默地跟著奶奶,一起在廚房裡包餃子或醃泡菜,沒有訴苦,沒有抱怨,陪在一個走過歲月仍怡然自得的長輩身旁,無形地從心靈上感受到「一切都會過去,走過的路都會有意義」的道理。這就是獨屬於祖父母才能給我們的禮物。

在這個工時長、晚婚且少子化的時代,忙碌的父母們比過去更需要長輩的外援,而隔代教養因為年歲差距拉大而更加困難,每個珍貴的孩子身上都背負著數個大人的關注與期望,彼此間的責任分工變得模糊,容易越界而不自知,長期累積不滿與心結,最後讓家庭成為戰場。

身於新世代的祖父母,正面臨全新的挑戰,他們要找到自己與兒女孫輩間最佳的相處模式,該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在關係中盡一己之力,同時尊重彼此的界線,不妄為去打亂晚輩的人生功課,是祖父母們的心理修養。

在為人祖父母這條路上,有哪些觀念或心理狀態,會阻礙你「做自己,盡己力,守界線,不妄為」呢?如果能放下舊習慣,對新觀念開放,也許就能繼續往健康自在的銀髮智慧長者進化了!

第一、 擔責任的習慣

你是否在心靈上像個習慣背重物犁田的老牛,當自己身為子女時,任勞任怨背負奉養雙親的重擔;後來身為父母後,又繼續盡心盡力背完教養子女的重擔。

當你完成了兩種人生角色的責任後,你習慣性地把子女的責任繼續往身上背,你總是把這類的話掛在嘴邊:「我看他/她很辛苦嘛!做媽媽/爸爸的,怎麼能袖手旁觀,反正我還能動,就幫幫他/她!」

負責任是很好的特質,但是如果分不清責任的歸屬,錯誤承擔了屬於他人的責任,那麼你的負責將會造成他人的不負責,你的盡責反而導致他人無法學習自己的課題。

適時地放下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反而是身為祖父母的智慧與修養。

第二、 不認老的逃避

當你幫子女兒孫勞心勞力,辦完事攤在床上躺的那一刻,感受著自己的腰痠背痛、老眼昏花、有心無力時,你捫心自問:我做了這麼多,是不是已經超過身心負荷?我是不是不想承認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在子女面前變得沒用?不想成為幫不上忙吃閒飯的人?不想讓他們知道你累了,不敢求助,更不敢把拒絕說出口。

接受自己的年齡,認識自己新的身心狀態,接受自己的局限,欣賞自己邁入不同時期的樣貌,能開始上述這些心理任務,才能真正恰如其分地做好祖父母的角色,而不是執著於上一個階段的父母角色,跟你的孩子競爭他們正在學習的父母功課。

第三、 迎接人生新階段的困難

放手讓兒女和孫輩做他們該做的事,也許不難,但不做那些事之後,空下來的時間和精力,該做些什麼呢?邁入樂齡生活的你「能做」而且「想做」的事是什麼呢?

認識並發展新階段的自己,才是你當前要緊的功課。如果人生是一場牌局,老年期與前面幾個人生階段所面對的處境大不相同,你手上已經握有一些牌,有過許多人生經驗,如果你用感恩並充滿信心的態度看待你已有的籌碼,也許就能積極把握「無常」之下「機會」,善用不知還有多長的「未來」,為自己的人生再抽一張牌。

最後,讓我們好好反思上面幾個課題,勉勵自己做個「盡己力,不妄為」的智慧長者,不主動插手,也不過度幫忙,只提供符合對方需求,同時自己也樂於給予的部分,面對不恰當的要求,不吝於開口拒絕,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也坦然直接詢問,當子女晚輩們做出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反應時,雖然失望但不會陷入絕望,在互相尊重的善循環裡,對方不能給予你滿意的回應,不是故意傷害你,必然有他的道理,只要你願意多聆聽,樂於配合跟調整,一定可以找到兩代或三代間融洽共處的最佳模式。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查看全部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現為行動心理師、人妻與人母、婆婆的媳婦、媽媽的女兒,希望用簡單的心理學理論,給更多女性支持與鼓舞。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