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死要錢,也會寫不以營利為目的...安養院該怎麼選?觀察22年醫師教你看2個地方

撰文者: 許禮安 醫師2017-10-30
就算你現在還年輕,只要家有父母兄姊等長輩,除了警惕自己以外,當然要對父母長輩的健康狀況預做心理準備,知道「如何選擇安養中心」對家人和自己都很有用。
最近因為要重開「關於失智症」的研習課程,我閱讀了五本相關的書,其中《你忘了我,但我永遠記得你》(維吉尼亞‧貝爾(Virginia Bell)、大衛‧儲克索 (David Troxel)/著,蔡佳芬/譯,心靈工坊2012年8月初版),強調以「好朋友對待方式」,是美國的先進經驗分享,值得一讀!

書中189-190頁提到「評估設施」:「一個夠好的失智症特殊照顧計畫應該符合下列幾點:在發照機構中保有良好的紀錄、詳實的照顧理念、足夠的工作人員比例、考慮周到的照顧計畫、注重工作人員的訓練、一個對失智症友善的環境。」

我覺得這是理想狀態,在台灣多數機構都很會「做評鑑」的情況下,這幾點只能「僅供參考」。

評鑑的真實度,血汗醫院知多少?

台灣的醫院:員工福利差的血汗醫院都可以得到評鑑優等;照顧理念多半是寫或掰出來的,大眾心目中「死要賺錢」的醫院,都敢寫「本院宗旨不以營利為目的」;「護病比」只在報表上充足,但實際工作人員不足;照顧計畫當然會寫到符合「考慮周到」的程度,但實際上根本做不到;在職訓練大部分是簽到應卯一下,公立醫院辦講座可以現場只來150人,但簽到卻高達350人,甚至一向習慣事後補簽到;長官對部屬不友善,員工就只能對病人和家屬表面上友善……。

所以你說該如何選擇安養中心呢?曾經有位女企業家請秘書問我:「去參觀安養中心要注意哪些事項?要看哪些地方?」

我當時沒有提到專業準則,只憑直覺回答:「我認為只有兩件事:聞味道、看態度。」

進門先聞味道,如果屎尿味太重,可能照顧品質有問題,但是消毒水味道太重,也可能矯枉過正;接著看工作人員和住民的態度,如果工作人員一臉「橫霸面」,或臉色陰沉皮笑肉不笑,可能員工待遇太差,如果住民表情哀怨甚至驚恐,可能常被粗暴的對待。

總結就是只有一個標準:「氣氛」,其實不需要太多表面的規則。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是你自己要住進來,你當然會察言觀色,看看這個地方和這些人表現出來的氣氛,會讓你很想趕快住進來嗎?還是根本就想要直接向後轉而逃之夭夭呢?」

例如我,對於那種豪華貴氣卻禮節繁瑣的地方,根本就不想踏進一步,一入門就會想逃,逃不了就是反抗,最後當然就會被開除而掃地出門啊!

曾有護理師朋友因為太清楚內幕,跟我說:「等我老了以後,一定不要住進安養中心!」我回她:「那只有一個辦法:趁早自我了斷!」因為就算有子女,你老了沒能力照顧,照樣把你送進安養中心;萬一沒有子女,等長照保險通過,政府會把你送進安養中心。

只要活得夠老,似乎都逃不掉,問題在於:「我們怎麼會創造一個自己將來都不敢住進去接受照顧的場所?如果現在不開始對醫療照護體系進行人性化的改革,那麼我們將來任何一個人都躲不過啊!」

有句老話:「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醫護人員不可以眼睜睜看著病人與家屬在受苦而無動於衷,因為醫護人員將來總有一天會成為家屬與病人。

我們必須啟動善的循環,古人說:「父母之病,縱不可醫,亦無不用藥之理!」所以,明知道台灣的醫療照護體系往下沉淪,我總要繼續堅持像個傻子一樣的高聲吶喊,不可以違背良心的保持沉默啊!

根據《民國趣典:100大人物的另類檔案》(蘇文/編著。遠流2003年10月初版)138頁所說:「長期主政山西的前總統府資政閻錫山,有一次談到年齡與健康狀況時,說:『人的身體到五十歲時,會覺得一年不如一年;六十歲時,就一月不如一月;七十歲時,是一日不如一日;而到了八十歲,就一時不如一時了。』」

因此,就算你現在還年輕,只要家有父母兄姊等長輩,除了警惕自己以外,當然要對父母長輩的健康狀況預做心理準備,知道「如何選擇安養中心」對家人和自己都很有用。

許禮安105-01-21(四)戌時/高雄安居

專欄簡介_愛長照

愛長照提供最實用的長照資源補助、養生保健、疾病知識、心情支持等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有「銀髮照顧」的相關疑問,歡迎來「愛長照」了解更多!

網站:http://www.ilong-termcare.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8525carehelper/?fref=ts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