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到底需不需要看醫師?台大感染權威醫師這樣說...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李秉穎2017-01-12
2歲的馨雲發燒兩天,有咳嗽、流鼻水症狀,媽媽想帶馨雲去看兒科醫師,但爸爸認為那只是感冒而已,根本不必看醫師,也不必吃藥。誰比較對呢?

最近中央健保署打算將一些比較沒有副作用,在國外不一定需要醫師處方的指示用藥,改為由民眾自費。

所謂的指示用藥分為十大類,包括:胃腸藥、解熱鎮痛劑、綜合感冒藥、鎮咳袪痰藥、抗組織胺、一般皮膚外用藥、一般眼科用藥、止(緩)瀉劑、鎮暈藥、驅蟲劑等。這些藥物大多被認為「可有可無」,同樣地,有些民眾也認為感冒看醫師「可有可無」。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感冒不必看醫師?!

為了因應這種作法,過去台灣有些新聞報導似乎在鼓吹民眾感冒不需要看醫師,只要自行去藥房買藥即可,例如曾經有報導說:「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研究指出,民眾發生頭痛、咳嗽、感冒等輕症時,若能先自我療護而不找醫師,對節省國家整體醫療支出大有幫助,而且民眾既可省去掛號費、部分負擔的費用,也可省下到醫院排隊看病的時間。」

「健保如果確定不給付指示用藥,民眾自行購藥的機會將大增,衛生單位將透過媒體宣導、辦理用藥安全講座、鼓勵藥事人員參與社區公共衛生活動等方式,讓民眾擁有更多學習用藥知識的管道。」這些有意無意鼓勵民眾自行買藥不看醫師的作法,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感冒其實沒有特效藥

「感冒不一定要看醫師」的最大疑問是出現感冒症狀的時候,一般民眾怎麼知道他們所罹患的是感冒,而不是肺炎、百日咳、肺結核等其他疾病?一般人總認為發燒、咳嗽、流鼻水就是感冒,卻不知道如果沒有醫師親自診視,即使打電話去問神醫,也沒一位真正的神醫敢根據症狀就判斷只是普通的感冒。

舉個例子來說,2005年有位22歲健康青年,發燒「感冒」二星期一直沒就醫,後來出現呼吸困難超過一天以後才去醫院,結果當天死亡,檢驗結果為B型流感併發肺炎。

兒科最常見的例子是秋、冬天一到,門診總會出現「感冒」人潮,這些兒童有的「感冒」一個月,有的甚至「感冒」好幾年。仔細檢查之後,才發現這些所謂的感冒都不是感冒,而是氣管過敏引起的慢性咳嗽。感冒如果不看醫師自行服藥,像氣管過敏的情形會導致藥物無效,肺炎的情形則可能危及生命,不可不慎。

感冒常併發細菌感染

即使真的是感冒,發病數天後,所有感冒都可能併發細菌引起的中耳炎、鼻竇炎、肺炎、敗血症等,尤其抵抗力較弱的幼兒。醫師的使命不只在看感冒,更重要的是判斷所謂的感冒是不是真正的感冒,並觀察感冒有無併發症。一味強調指示用藥不給付的配套,卻忽略了正確診斷的重要性,將帶來延誤治療的危險。

世界衛生組織並未鼓吹輕症不必看醫師

上述新聞引用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認為輕症不必看醫師,這是斷章取義的說法。其建議是為了怕民眾沒有醫療專業知識,漏掉重症的徵兆而錯失治療時機,所以特別強調某些症狀必須緊急就醫,而不是輕症都不需要看醫師,他們只是說輕症不需要「緊急就醫」。而且,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都以開發中國家為主要對象。貧窮國家的醫療資源不足,台灣沒必要「自甘墮落」,採行貧窮國家才需要的作為。

解牌錦囊

*感冒必須看醫師,有其他異常症狀也都需要看醫師,18歲以下應該看兒科醫師。
*有呼吸道症狀,看醫師才能確定是否為感冒或其他診斷。
*感冒看醫師才能判斷是否有併發症。
*有呼吸道症狀時應就醫,才不會延誤治療。

書籍簡介

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

作者:李秉穎  
出版社:原水  
出版日期:2014/05/22

李秉穎

被醫界習稱為小李P(Professor,教授)。

他常告誡醫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專家不如無專家,必須隨時有質疑與求真的精神。」、「賺錢不等於快樂,快樂來自於施予與助人。」

現 任: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兼發言人。

學 歷:國立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醫療專長:兒科學、感染症、 預防接種、肺炎、肝炎、腸胃炎。

榮 譽亞太兒科協會(APPA)「亞洲傑出兒科醫師獎」、《商業週刊》「百大良醫」、台灣兒科醫學會「兒科醫學教育貢獻獎」、「杜聰明博士獎」…等。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