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心聲:做牛做馬,兒子卻堅持搬出去,我做錯什麼落到這個地步?

「我兒子搬出去了!」

進門坐下來之後,她開口第一句話讓我明白她略顯憔悴的神情所為何來,我接「妳知道兒子準備搬出去也有一段時間了。」她嘆了一口氣「知道歸知道,但是真的搬出去,還是…」「心情很矛盾?」我試著體會她內心複雜的感受,「是呀!起先鬆了一口氣,覺得不用那麼早起,不用想著晚上要煮什麼他喜歡的菜,不用看到他就擔心他的身體和工作。可是,到了晚上一個人的時候就覺得心情很不好,兒子養了這麼多年,卻要拱手送給另一個女人,我是做了什麼才會落到這個地步。」

她原本是因為恐慌發作才來晤談,在分析壓力來源時,免不了涉及婆媳相處問題,但我們大部分的對話卻是圍繞在她兒子身上,彷彿她的媳婦不存在,這是一個在晤談室裡普遍而有趣的現象。很多受婆媳議題困擾的媳婦來晤談時焦點是婆婆,但身為婆婆的女性在晤談時多半都在談兒子,其實「婆媳」問題骨子裡是「母子」議題,一個女人會變成怎麼樣的婆婆,取決於她做母親時如何看待與兒子的分離。有些人比較放得下,走得順利輕鬆,有些人則傷痕累累,變得焦慮又憂鬱,有些人不光自己不開心,也把自己的苦牽連到家人身上。

如果把婆婆的心事比喻成一個母親對兒子的分離焦慮,其實並不為過,小孩子上幼稚園與母親分開之前不過三、四年,但兒子成家與母親分開之前少說有二、三十年,雖然成年人面對分離不像小孩那般無助,但若心理上沒有做好準備,多年以孩子為生活重心的女人,突然失去投入心力的對象,重新整頓生活且進行自我療癒的過程必定是辛苦且令人倍感折磨。再加上文化對個人內心的禁錮,像是以子為貴、男尊女卑、養兒防老等觀念,把女人的自我與孩子緊緊捆綁,讓很多深受其害的女性,在兒子成家立業時深深地被「與兒子分離」這件事刺傷,既無法因兒子的成熟與獨立感到欣慰,也不能對兒子與媳婦間的好關係報以祝福。

在晤談室裡我聽過許多婆媳故事,我發現那些會被媳婦認為是惡婆婆的女性,往往除了親子關係之外,缺乏其他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可能是導致她們面對分離焦慮特別難以調適的原因之一。

很多讓人痛苦的婆婆背後都有著相似的坎坷背景,像是單親缺乏伴侶支持、維持著貌合神離的婚姻、或是與原生家庭的父母有著創傷或惡劣的關係。前面提到那個因為兒子和媳婦搬出去而覺得輕鬆又憂鬱的女人,丈夫已經過世多年,身為養女的她也不願意多和親人互動,雖然還保有工作,但與同事只保持淺淺的交集,晤談中提及才慢慢瞭解,早年她不喜歡讓別人知道自己特殊的身世,帶著一些自卑,所以不容易和人親近,時間久了變得不知道該怎麼交朋友,生活圈只剩下兒子,讓親情承擔了多種人際關係的重量。

當我鼓勵她走出原本的生活圈,透過發展興趣,來擴大互動圈,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她想了想「好像生了孩子之後,過去的興趣都沒有了。」這真的是許多女性的通病,為了母親這個角色犧牲個人的時間、體力、興趣,甚至自我,這樣的犧牲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是必要或適當的,但隨著孩子長大,母親應該要懂得找回自己的生活,好好滋養自己。一個有理想、有成就感、內心充實的女人,才會是一個快樂的媽媽,甚至在未來成為一個有智慧的婆婆。

前陣子電視播放一部韓國片,內容描述一個脾氣暴躁,講話帶刺,個性不討喜的老奶奶,只疼自己的兒子跟孫子,對其他人都很刻薄,逼得自己的媳婦憂鬱而生病。後來全家人不得已要送她去養老院,她離家出走,進了一間照相館獲得奇遇,讓她的外表回到20歲,重拾過去為了養育兒子必須放棄的夢想,一圓歌星夢。雖然故事的最終,她為了救自己的孫子,放棄年輕的外貌,但有自我實現的經驗後,即使回到原本的生活,她也不再是那個全身長刺,總是要刮傷別人的女人了。

每當我聽到那些在家庭、婚姻中受盡磨難的女性,擦乾眼淚說「沒關係,我只要有孩子就好。」我心裡就默默地想「噢,千萬不要這樣,不要把自己的議題留給孩子背」,很多生命經歷是身不由己,但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價值只能建立在養兒育女上,因為療癒自己是每個人終身的功課,勇於處理自己內在的議題,為自己人生負起責任,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的方式。

在晤談後期,她面對過去的恐懼與自卑,逐一解開自己的心結,開始去上一些社區大學舉辦的課程,本來只是想打發工作以外一個人的時間,但愈做愈有成就感,培養出興趣,也慢慢認識一些新朋友,雖然朋友沒辦法取代親人,但和各式各樣的人建立關係,就像花園裡種著包羅萬象的植物,逐漸豐富她的心靈,當一個人內在滋潤且心情愉快,也會把正向能量傳遞給周遭的人,不知不覺改善了她與兒子媳婦之間的緊張關係。

不管妳現在是人家的婆婆還是媳婦,身為女性我們同在一條相似的生命鏈上,我們總是被教導被期待要為大家付出,以他人的需求為先,以犧牲自我為美德,但一味這麼做,卻讓我們很容易受到關係改變的影響,難以消化因對方獨立而帶來的分離焦慮,其實照顧他人之餘,我們更應該滋養自己,看重自己的人生規劃,善待自己的心靈,因為妳的小孩已經長大了,或他總有一天會長大,到時候比起需要妳的照顧,他更希望妳能過得快樂,照顧妳自己也是對別人好的一種方式

作者簡介_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現為行動心理師,同時也兼具女兒、妻子、媳婦與母親的角色,希望透過簡單的心理學理論與諮商經驗的分享,帶給一樣身兼多重角色的女性心靈上的支持與鼓舞。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粉絲專頁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查看全部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現為行動心理師、人妻與人母、婆婆的媳婦、媽媽的女兒,希望用簡單的心理學理論,給更多女性支持與鼓舞。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字級100%